可以說,正是在相對開放的信息與輿論環境中,對公共事務的關心,促使各方面人士分散地運用其知識、專業技能和智慧,對虎照之真偽作出了細致確鑿的鑒定。這再一次證明了,開放的媒體乃是民衆監督的有力工具之一,也證明了網絡時代的公民“報道者”,具有以最快速度發現治理過程中的問題的能力。
此後,盡管一直有人呼籲相關政府機構鑒定虎照真偽,但公衆的關注點已經轉移,輿論一直在追問,有關地方政府部門究竟出於什麽原因,輕易相信周正龍所提供的造假照片?在多個權威機構和專家已經作出確鑿結論後,又爲什麽不願意面對這些鑒定結果?這些官員公然袒護假照片,究竟要達到什麽目的?
在輿論關注之下,地方政府啓動了調查程序。2月4日,陝西省林業廳就“草率發布發現華南虎的重大信息”發出《向社會公衆的致歉信》。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向公衆致歉。但很顯然,地方政府的反應與公衆的期望,仍有相當大距離。從現在陝西省政府公布的信息看,它從2月份以後就已經開始調查,但這期間,幷沒有將相關進展及時向公衆透露。另一方面,國家林業局也缺乏相關具體信息的披露。
持續8個月的華南虎事件的歷程表明,在媒體相對開放的環境下,作假的人包括官員都無法掩蓋真相,因爲公衆的監督無所不在,開放的媒體終究會戳穿“周老虎”實爲“紙老虎”的真相,讓造假者最終接受法律的審判。而越是公衆特別關心的問題,政府部門在處理時,越要特別注意公開;任何拖延,都會損害公信力。
現在,作爲“紙老虎”的“周老虎”終於現形了。但是,華南虎事件還遠不能就此畫上句號。周正龍造假的手段幷不高明,但他之所以能在多個政府部門之間“過關闖將”,從最初的草率鑒定,到陝西省林業廳草率召開新聞發布會;從起初對媒體和公衆采取信息公開的“拖”字訣,到受到社會輿論强烈質疑後,漠視公衆的知情權,在媒體的持續追問下,又念起了“默”字訣……直到硬生生將一個涉嫌詐騙的普通案件,一步步演變成舉國關注的公共事件,使政府的形象與公信力嚴重受損,當地政府及國家相關部門在一系列問題的處理上,違反了相關工作程序,幷嚴重滯後於公衆的追問。
這些教訓也都需要認真省思,由此涉及的所有單位與個人,也都應該受到問責。從這個意義上說,對華南虎事件的調查與反思,幷沒有結束,媒體與公衆也依然需要睜大監督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