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7月4日,兩岸之間的周末包機正式啟動,第一批大陸觀光客組團赴台,將近六十年的兩岸關係互動歷史,因此揭開了新的一頁。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陳子帛今日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指出,這是真正意義雙向交流的開始,盡管還只是開始,而且還有很多的批評意見,但我們始終認為,初始的混亂和不協調、諸多的顧慮和擔心,都是常態和必然現象。人們對隨之而來日益擴大的雙向互動交流,就像1987年台灣開放赴大陸探親之初一樣,對於循序漸進的人員和其他互動的雙向交流,仍有積極樂觀的期待。
兩岸交流超過兩德和朝韓
從1979年10多名台商途經香港,偷偷進入大陸參加當年的廣交會,從1982年逐漸形成規模的兩岸轉口貿易,經港澳地區往返大陸、台灣以來,迄今為止,台灣人士赴大陸旅遊、探親、求學、觀光、經商的數量,已從最初的數百人、數千人,發展到每年數以千萬人次計,轉口貿易額則以每年百億美元計。即使是在民進黨主政期間,這一互動交流趨勢也未中止和停滯,且有穩步增長。
文章說,人們在觀察兩岸自八十年代中後期以來的交流與互動中,不免會與仍處於分裂狀態的朝鮮半島,以及曾經被柏林墻阻隔的東西德作橫向比較。
1972年5月2日,樸正熙總統派遣心腹、中央情報部部長李厚洛作為私人特使,秘密訪問平壤並會見了金日成主席。5月29日,金日成派遣國家副主席樸成哲秘密訪問漢城,並會見了樸正熙。經過這兩次高級別的秘密訪問,雙方在當年7月4日發表了《七·四南北聯合聲明》。這是朝鮮半島分裂後,雙方首次簽署的聯合聲明,在處於隔絕狀態的南北關係上打開了一個缺口。
1994年韓國前總統金泳三曾與金日成主席就舉行首腦會談一事達成了協議,雙方的互動未因金日成逝世而終止。2000年6月,金大中首訪朝鮮。但此後,朝韓之間的人員往來和經貿互動卻始終處於接近原始狀態的初級階段,無法形成與台海兩岸關係橫向比較的水平。
東西德的個案或具有某種程度的可比性。
1972年12月21日,西德和東德的代表在波恩簽訂關於兩國關係的“基礎條約”。兩國政府彼此承認是主權國家,宣布“願意在平等的基礎上發展正常的睦鄰關係”;規定雙方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放棄用武力相威脅或使用武力等,協定的簽訂大大改善了東、西德關係。1973年9月,兩德同時加入聯合國。但惟到1986年簽訂“文化交流協定”後,雙方交流活動才由民間推動,進展至官方推動。
在兩德簽訂“交通條約”與“基礎條約”後,東德政府才逐步放鬆對民衆前往西德探親的限制。但迄至1989年3月,東德才宣布放寬民衆前往西德旅游的條件。由於次年10月東西德實現統一, 我們似乎無法在人員雙向互動交流的問題上,和台海兩岸之間逐年遞增的人員往來作全面的量性統計和比較。
分裂民族內部最密切的交往
或許還可以作出以下幾點歸納:
朝韓兩國關係的解凍以及東西德關係的互動,均是在“國與國關係”基礎上,開始接觸和互動交流的,這一點和台海兩岸的實際狀態有本質的不同;目前,兩岸仍處於“敵對狀態尚未結束”的狀態,1949年之前的“內戰狀態”依然延續,國際社會對大陸與台灣的政治身份認定,顯然也有極大的不同;
東西德統一是冷戰終結的必然結果,也是特定歷史條件下雙方關係量變和質變的結果,和目前的兩岸關係很難作最直接的對比。自主、和平統一、民族大團結三項原則,至今仍是朝鮮和韓國都認可的實現國家統一的原則。
文章指出,但台海兩岸在國家統一問題上,歧見依存。台灣內部政治已出現政黨輪替形態,主張台獨的政治勢力還有其無法視而不見的影響力和動員力,在兩岸關係問題上仍具有干擾和刹車的功能。在彼此政治定位上,兩岸雙方仍各有堅持,台灣朝野在兩岸政治定位上的共識多於分歧,也是不爭事實。只有在“擱置爭議”前提下,在“馬馬虎虎”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才有恢復協商談判的可能。這一點雖然和東西德基礎條約認定的“同意存異”或有近似,但仔細回顧東西德關係發展脉絡之後,仍可發現,台海兩岸和統一之前的東西德,以及目前的朝韓兩國,畢竟還是不一樣。
無論是朝韓兩國抑或是當初東西德,人員往來的總量和規模都無法和三十年來台海兩岸的交往進行比較。
海峽兩岸的關係互動,由個案到單向赴往,由特殊群體(大陸老兵)返鄉探親,到普遍性的單向旅遊觀光,再到文化、體育、教育等民間交流,再到求學、就職、通婚;從個案的商業參訪,漸次轉化為轉口貿易數量的逐年增加,到台商無視各種禁令前往大陸投資設廠,這些發展都令人矚目。在政治分裂和敵對狀態下,台資企業仍然不斷進入大陸,規模龐大。而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存度,也早已經超過自己設定的警戒綫,而且依存度還在明顯增加和上升。
探尋獨特的整合之路
文章指出,而日前正式啓動的大陸遊客批量組團赴台觀光旅游,以及周末包機,澎湖、金門、馬祖進一步擴大“小三通”,人民幣在台灣自由兌換等措施,也為未來的兩岸雙向互動和交流提供了更多可以拓展的空間。試想,當下的朝韓關係、曾經的兩德關係,可曾有過這種讓外界刮目相看的景觀?
在此之前,我曾對兩岸即將逐漸推展的雙向人員往來和交流互動,作過一個基本的結論,即在戰後分裂國家的歷史演進和變遷過程中,殊少有一個仍處於政治分裂狀態的民族,能呈現今天海峽兩岸多元、多棱、多面向的互動規模和態勢。
文章說,我依然堅持這個結論。兩岸透過這樣的接觸、交流和互動,探索政治妥協和“合力”,尋找一條適合自身的整合路徑,這樣的努力將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