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智庫在香港的發展時間不長,但實力和影響力日漸壯大。與官方背景濃厚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和中央政策組等傳統智庫不同,新一批民間智庫如“三十會”、“Roundtable(香港青年政策研究所)”、甚至是葉劉淑儀成立的“匯賢智庫”等都沒有太多政治包袱,能吸納更多元化的政治人材,可在左右分明的香港政壇中靈活游走。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認為,“現今香港選民的投票取向多偏向對候選人身份的認同及候選人的階級,而非政黨政見。”專業、獨立的民間智庫能迎合現今選民口味,將會在未來政壇大有可為。這也是葉劉淑儀去年以智庫形象回歸政壇而得以成功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港府近年也愈來愈重視智庫組織的意見,邀請了不少智庫人士擔任顧問或政府公職,而在新任命的十七位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班子中,港府更安插了兩位智庫人士莫宜端及陳智遠擔任政治助理,可見港府實在有意提拔形象健康的智庫人士到更高位置。
信報社評指出,“作為殖民地的高官,陳方安生的強項其實是熟知政府運作、有豐富行政經驗,和回歸前後積累的國際聲譽和形象,這些政治本錢是無一跟民選政治有關的。”反而,這些優勢卻對陳太為政府提供專業政治意見、廣邀社會有識之士、培養下一步政治人材都相當有幫助。
陳太雖然已經退下了立法會火線,但依然能在民間利用智庫組織的政治優勢和自己的豐富經驗出謀獻策,若陳太能真正全心投入於智庫發展,或許,她“後議員時代”仍能維持影響力。當然,前提是她需要實實在在的放下自己“民主女神”和“泛民共主”的野心和慾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