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所以不應該用第一軌道第二軌道來形容?
張榮恭:我個人比較不主張用兩軌來形容,因為在西方國家,二軌固然有其功能,但有時可有可無。國共平台則是兩岸執政黨的關係,所以吳主席講兩腳並進。兩腳走路時,你很難區分說是左腳為先,還是右腳為先,反正祇要走得穩都是好事。當然,台灣是一個非常重視法制的社會,加上還有在野黨的監督,我們會尊重九十年代我們自己建立的兩會管道這個制度。但是國共平台的功能正如我剛才所述的那幾點,它對於兩岸關係其他方面的,海基會沒有被授權的,我們都可以扮演輔助的工作。台灣既然是一個民主的社會,選舉的時候,黨輔選,黨助選;執政的時候,是黨輔政,黨助政。
另一個方面,大家都知道,大陸是以黨領政,大陸也不否認自己是以黨領政。換句話說,對於國共平台,我們也得重視大陸方面的意見。所以,也許台灣的在野黨或一些人士對國共平台有一些質疑,但瞭解到大陸的體制的時候,想去否定或者壓低國共平台的作用,是不符合現實的。因此,我們覺得,國共平台與兩會管道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大家都應該用正面的眼光來看待。
參與推動兩岸交流的體會
記者:您長期積極致力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近幾年更是國共平台的直接參與者和當事人之一。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您有何感受或體會?
張榮恭:我覺得,我們國民黨跟民進黨最大的不同就是,國民黨誠如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所講的,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國共兩黨在政治上當然還有分歧,不可能沒有分歧;一個政治體制之下的政黨都有分歧,何況兩岸是兩個政治體制,我們都不否認國共兩黨還有不少政治的分歧。可是,居於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為炎黃子孫,我認為,很多問題都可以有效處理,而不需要採取敵對的方式。
從九十年代以來,我們看到兩岸關係從協商到中斷,再復談又中斷;新世紀之後民進黨在台灣執政,兩岸關係多次出現危險狀態。我們用國共平台穩住了兩岸關係,我自己也深入其中,當然感覺到這是一種機遇和幸運。
這幾年,我個人十次拜謁中山陵,其中有五次正式拜謁,即二千年陪同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零五年三月陪同江丙坤副主席,零五年四月陪同連戰主席,零六年十一月代表國民黨參加中共舉辦的孫中山誕辰一百四十周年活動,今年五月又陪同吳主席拜謁。其中有三次是宣讀祭文,即江副主席去那次、連主席去那次和吳主席這次。
十次拜謁中山陵,每次的心情都是同樣的澎湃洶湧。也就是說,連主席指出,兩岸都要以孫中山先生為師,馬總統也說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我覺得,在這樣的精神之下推動兩岸關係理直氣壯,因為這有利於兩岸人民的福祉。我能夠參與其中,深感榮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