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一北京奧運會主題口號的問世過程本身,就生動體現了口號所揭示的內涵。在短短1個月的口號徵集活動中,北京奧組委共收到21萬余條應徵口號,不僅有來自國內各地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還有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挪威、巴西等國的。應徵口號中不僅有中文、英文的,還有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的。
會徽、吉祥物、主題歌、開閉幕式創意方案……每一次北京奧組委面向全球的公開徵集活動,都得到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廣泛參與。這些北京奧運“符號”問世的背後,凝聚著全世界人民的熱情和夢想。
全世界的智慧和貢獻
舉辦奧運會是一項龐大復雜的係統工程,單靠主辦國一己之力難以辦好。而且,歷屆奧運會都有一個延續性,具有相同的規范和流程,不提倡也不允許每個舉辦城市自搞一套。同時,“開放辦奧運”,也是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和奧運會慣例。北京奧組委在實際籌辦過程中始終廣泛開展國際協作,吸收全人類的智慧,借用全世界的人才,從而保證了奧運會的國際水準。
北京奧運會的籌備工作,始終處于國際奧委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TOK”,是奧運會組織工作中非常流行的一個英文縮寫,意思是“知識轉讓”,是北京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簽署的《主辦城市合同》中規定的一項義務。
奧運會知識轉讓項目是國際奧委會在悉尼奧運會籌備期間發起的。其宗旨在于將歷屆組委會的組織管理經驗和知識遺產整理後轉讓給下屆組委會,使未來的東道主組織者無需再白手起家。在此基礎上,國際奧委會于2002年2月正式成立奧運會知識服務機構,負責向申辦和籌辦奧運會的國家和城市提供有關奧運會的知識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開展申辦或籌辦工作。
北京奧組委于2003年初開始舉辦奧運會知識轉讓係列學習班,類似的專題培訓班根據需要每年舉辦十幾次。內容涉及項目管理、戰略計劃、場館及臨建設施、奧運會安保、交通、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正是由于國際奧委會的這個“無私援助項目”,北京奧組委才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博採眾長,較快地掌握奧運會籌備的知識、經驗和方法。
2002年10月,受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奧組委授權,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面向全球公開徵集奧運會主體育場的設計方案,全球44家著名設計單位報名參加投標。最終,由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公司與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組成的聯合體設計的“鳥巢”方案脫穎而出。三個月後,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澳大利亞PTW公司、澳大利亞ARUP公司組成的聯合體設計的“水立方”被確定為國家遊泳中心的設計方案。
歷屆奧運會都有一套INFO係統,為媒體及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提供如比賽日程、運動員簡介、賽事回顧與預告、新聞發布會訊息、新聞快訊等信息。INFO係統的時效性、豐富性和準確性如何,直接關係到2萬多名奧運會注冊記者的工作效率,因而歷來是衡量奧運會組織工作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經過招標,世界著名的體育信息服務商──荷蘭Infostrada公司被選定為北京奧運會INFO係統服務商。該公司曾為雅典奧運會、都靈冬奧會以及多哈亞運會提供過相同的服務。
中國的餐飲文化享譽全球,但北京奧組會經過嚴格論證,最終選定了更具有國際大型活動餐飲服務經驗的國際餐飲集團愛客瑪公司承擔奧運會奧運村、媒體村的餐飲服務。
此外,從興奮劑檢測到法律咨詢,甚至連帶幾分神秘色彩的安保工作……幾乎北京奧組委組織工作的每個方面,都打上國際合作的印記,都凝聚著全世界各界人士的心血。
一些外國新聞機構駐北京站的記者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參加北京奧組委組織的新聞發布會時領到的英文材料,無論是語法還是用詞都明顯比以前更地道、更專業。“這要歸功于我們的外籍專家傑夫·魯弗洛,”北京奧運新聞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說。
從亞特蘭大到雅典的三屆奧運會,魯弗洛一直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解說員。雅典奧運會後,魯弗洛辭職來到中國,想為北京奧運會做點事情。由于一時沒有合適的職位,魯弗洛起初未被北京奧組委聘用,但他沒有放棄,一邊在廣州經營自己的公司,一邊關注著奧組委的招聘信息。每當有任何關于奧組委工作職位的消息,他都立即飛往北京。在經過12次直飛北京的努力後,北京奧組委終于接納了這位鍥而不舍的美國人。
魯弗洛在奧組委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各種報告和文件的英文版。這看似簡單的工作在魯弗洛看來卻重要非凡。他說:“不規范的語言會產生誤解,而誤解最終會導致文化隔閡的形成。所以我們寫出的英文不能僅僅是一個個死氣沉沉的單詞,而應該是來自靈魂深處最自然、生動的真誠之語,而這種語言擁有改變世界的神奇力量。這也正是我心甘情願離開家人、朋友、職位,不遠萬裏來到中國的真正原因。”
目前在北京奧組委像魯弗洛這樣的外籍專家還有幾十位,他們大都具有參與奧運會組織工作的經驗。北京奧組委人事部副部長徐志軍介紹說,這些外籍專家或是由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單項體育組織推薦而來,或是北京奧組委從各種大型賽事組委會物色的,或是毛遂自薦,但不論通過什麼方式,他們都對北京奧運會充滿了熱情,並在各自崗位上發揮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徐志軍透露,奧運會舉行期間,賽時外籍專家團隊將擴充至230人左右,他們主要從事語言服務、對外協調與聯絡、媒體服務和場館運行等方面的工作,“處理的都是有難度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