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為何長年“自廢武功”
美國原油儲量其實不少,其探明儲量為37億噸(到2006年),約佔世界探明總儲量的2.5%(到2006年)。但有兩項法案卻讓儲油豐富的美國“自廢武功”:一個是美國國會在1982年通過的法律,另一個是現任總統的父親老布什在1990年簽署的總統法令。
在近海海域開採石油既能緩解美國的石油緊張,又能提高沿海城市的稅收和就業率,美國為什麼要自絕財路呢?
1973年石油危機期間,美國總統尼克松認為:如果石油能自給自足,將進口降為零,那麼就能確保美國的國家安全。但美國經濟學家湯姆·泰坦伯格認為,自給自足雖然有上述好處,卻是提前吃了“子孫飯”,會使美國未來的國家安全更成問題。有中國學者認為,泰坦伯格的觀點影響了美國決策層,所以美國開始封存自家資源。
不過,在談到為什麼要出臺近海海域的石油開採禁令時,美國國會的有關文件只是說,此舉主要是為了解決原油開採和運輸過程引發的環保問題。《青年參考》報記者尚未見到美國媒體上有“不吃子孫飯”角度的闡釋。另外,海洋石油開採確實曾在美國釀就生態災難。
加利福尼亞的聖巴巴拉是個濱海小城,1969年這裏的海上鑽井平臺發生井噴事故,溢出的石油使整個南加利福尼亞的海岸都受到了污染,給當地居民留下了痛苦的記憶。此後,近海採油受到越來越多民眾和環保組織的抵制。于是,里根任期內的美國國會在1982年通過一項法律,禁止在大部分大陸架上從事石油和天然氣開採,范圍是距海岸線4.8公裏至322公裏。這項法案至今每年都被延期一次。
此後,仍有部分近海區域在進行石油開採。1989年3月24日,由于船長酒後擅離職守,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超級油輪“瓦爾迪茲”號在阿拉斯加威廉太子灣觸礁,大量原油在原來風景如畫的海區形成了1公裏寬、8公裏長的漂油帶,這是美國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海洋原油污染事故。媒體和環保組織對這次事故的追究,直接推動了美國政府採取措施加強近海環境保護。
1990年6月,時任總統的老布什簽署法令,命令內政部將禁採區域進一步擴大,除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亞拉巴馬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區)以外的近海區域,均不可出租給石油公司進行開採,法令有效期延長至2000年。1998年,時任總統的克林頓把法令有效期進一步延長至2012年。
長期以來,美國人對近海採油禁令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有力地促進了環境保護,也有人批評此舉加劇了對外國的能源依賴。
“解禁”成大選話題
高油價也是美國總統大選的熱門話題。在布什發表玫瑰園談話的前一天,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就呼吁“解禁”,他說:“獲得能源安全的最直接、最快的辦法是增加產量,減少使用,並發現新能源。”但與布什不同的是,麥凱恩反對開放阿拉斯加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石油鑽探。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針鋒相對,認為麥凱恩的政策“遠水解不了近渴”,未對症下藥。奧巴馬指出,麥凱恩的提議違反了兩黨早年達成的保護沿海環境的共識,正是這種共識數十年來保護了佛羅裏達群島上的旅遊資源。奧巴馬還主張在未來10年投資1500億美元,以建立綠色能源區,開發低碳能源,一勞永逸地解決能源危機及溫室效應問題。
“解禁”也無濟于事
從美國政治運作的慣例來看,目前的國會中民主黨議員佔多數,而他們多數是反對“解禁”的。再者,布什的任期只剩下幾個月,他的影響力已大大削弱。此外,即使國會和總統都同意“解禁”,美國各州仍有權自行決定立場。6月17日,加州州長施瓦辛格(共和黨人)的發言人就發表聲明說,施瓦辛格不會改變反對“解禁”的立場。
另外,美國石油專家蓋特也說:“即使今天就開始在近海鑽油,最快也要到3年後,甚至5年,才會有第一滴油出產。因此布什要求解禁以平抑目前的高油價,根本是笑話一樁。”
美國專家普遍認為,“解禁”只能讓美國的石油進口稍微下降,並不能讓美國真正擺脫對外國石油的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