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選舉功臣選後如羅智強(右)一樣,自謀生路、各奔東西。 |
中評社香港7月15日電(記者 沙庠分析報道)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前天出席中常委改選政見發表會時,語帶委屈地表示,國民黨不能讓外界見縫插針、親痛仇快,做一天黨主席就要維持黨的團結與士氣,別人不能忍的事情,他都忍下來、委曲求全。國民黨的“縫”出在哪裡?吳伯雄的“屈”來自何處?他沒有直接說出來,但也不言而喻了。
吳伯雄又無奈地說,“執政同志”表現好是黨的資產;表現不好,黨也要概括承受。他還不忘加上一句,“個人有任期,但黨卻需要永續存在”。這話基本上說明了黨和“執政同志”的不協調。
政黨需要生存,眼光要看得長遠,當然,在野也不是不能生存,但肯定執政會生存得好一些,能長期執政就最好。相對地,執政個人不需要想得太長遠,想想四年後的一仗怎麼打,就完成任務了。
馬英九以七百多萬當選,那一仗打得不算輕鬆,令他更在意的,是有五百多萬的選民把選票投給了他的對手。所以,當選後他推出一連串排除國民黨的人事案,試圖以此討好不投他票的五百多萬選民。如意算盤是這樣打的:手上已經有七百多萬票,只要能裂解另外的五百多萬,自己吸收一些,四年後的一仗就輕鬆得多了。
算盤雖是這樣打,實際上沒那麼如意:
第一,不能只算加數不算減數。如果把投了馬的七百多萬票看成是忠心不二的挺馬鐵票,未免自作多情。這裡面有多少票是因為受不了陳水扁執政八年之爛,而對馬英九政見抱有希望的,還說不清楚。如今,馬英九選上了,卻用那些口頭上甚至骨子裡反對其政見的人去貫徹政策,這不是欺騙選民嗎?下次選舉,還能對他抱什麼希望?
第二,不能不顧藍營的感受。一仗功成,從基層黨組織的動員催票,到與對手的你來我往的攻防,藍營上上下下不知已傾注了多少心力。江山到手了,打江山的人被晾在一邊,反而敵營的人可以分享成果。四年之後,誰還願意賣命賣力?
第三,不能期待這樣就能削弱綠營。藍綠陣營最大的分歧在於政治理念,屈就於理念不同的位置生存發展,不是一件好受的事,如龔自珍《病梅館記》所述:“析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真正有政治理念的人絕不可能接受這種摧殘與扭曲,最終願意投馬的可能只是一些牆頭草,傷不到綠營的筋骨。
馬英九百般討好綠營支持者,也不排除是過於在意本身外省籍的身份,就如當年清兵一入關,即恩威並重,把高壓、懷柔政策發揮到極至,以爭取廣泛支持。然而,馬英九並沒有學好,他只是對敵對陣營施恩,卻要對自己人立威,於是造成了黨內的“縫”。
而且,懷柔政策是不是管用,也很難說,滿人對漢人懷柔了二百多年,反清組織還是從清初活動到清末,從沒間斷,可見要徹底消除反對聲音是不可能的。滿人能在中國執政二百多年,絕非僅是懷柔政策之功,關鍵是在入關不久即建立了康雍乾盛世。
政客著緊的是手裡有多少權,老百姓關心的是口袋裡有多少錢。如果四年之後台灣老百姓發現生活還不如陳水扁下台時,不管你做多少政治操作,選民還是不會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