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決定派遣一名高級官員與伊朗進行談判,反映了美國在與伊朗鬥爭的僵局中採取的雙重政策的開始轉變。
美國政策發生重大轉變
首先,在聯合國要求伊朗終止了鈾濃縮活動後,布什政府決定放棄原來的一貫政策,採取與伊朗面對面談判的方式。自從伊朗1979年扣押了52名美國人質以來,兩國外交關係便被切斷,極少有兩國官員進行直接會面。
第二,在與伊朗談判的名單上,注入了新的成員,有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德國和俄羅斯六個國家。
第三,根據路透社報道,周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說,國務秘書負責政治事務的威廉伯恩斯與伊朗核談判代表賽義德·加利利周六在日內瓦舉行談判,“向伊朗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美國致力於外交途徑解決爭端”。他一再堅持,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但是也不會成為一個先例。“參與會談的只是一個時間處理方法”,他補充說,伯恩斯將會專注於“聽” 。
突然轉向 沒有選擇
美國做出這樣的外交決策,很令人費解,因為在前幾天,國際社會上議論紛紛的就是美國和以色列何時攻打伊朗,現在突然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但是仔細觀察一下美國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和美國的內部經濟政治狀況,其實這是自然和必要之舉。
首先,美國的盟友歐盟不支持美國攻打伊朗。
《國際先驅論壇報(法)》網站7月17日題為“與伊朗談判,美國從僵局中轉變”文章稱,布什政府所有的外交夥伴,包括歐盟外交政策主席索拉納,他領導了與伊朗的談判,現在他也在不斷的向美國施壓,要求美國投入和談,他說,只有當美國發揮充分的角色作用時,伊朗才將可能認真聽取建議。
歐洲官員的這個決定給了布什政府一個十分重要的信號:歐盟不支持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美國如果對伊朗作戰,沒有歐盟的認可和支持是十分困難的。
索拉納的發言人,克里斯蒂娜稱“我們對布什政府的決定很滿意”,“這是美國和伊朗和談的一個明確信號,美國承諾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同時也說明了伊朗這次進行軍事演習的影響很嚴重”。 一位直接參與此次外交決策的資深歐洲官員稱,美國國務院的第三大高官伯恩斯是 “勇敢的”,它反映了一個美國的政策的一個“大改變”。
其次,歐佩克拿石油威脅美國。
《國際先驅導報》題為“歐佩克警告美國”的文章稱,之前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領導人巴德里曾警告美國:如果對伊朗發動軍事衝突,石油價格將會“無限”增長,因為歐佩克成員國不能彌補生產損失。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真的不能取代伊朗的生產”。
伊朗是在歐佩克中僅次於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產油國,一天生產約400多萬桶原油,而世界各地每天共生產8700萬桶。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羅斯說:“也許歐佩克想對美國說,對伊朗發動攻擊,將會付出經濟代價”,他補充道“這些海灣國家領導人也知道,如果戰爭爆發,國內會出現政治困難,因為這些國家都有什葉派的少數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