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當天,MPC報刊亭內來自境外的報紙有《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以及新加坡的《聯合早報》和香港《東方日報》等;雜誌則有美國《新聞周刊》、《時代》、《財富》等中國讀者耳熟能詳的國際知名刊物。報紙和雜誌區域分別貼有價格標簽,其中一份報紙的價格標明賣20元人民幣,而像《新聞周刊》等雜誌則要花40元人民幣。這些報刊幾乎都是最新出版的,尤其是報紙,出版日期大都是當天或前一天。
除了報紙雜誌,報刊亭還出售部分圖書,不僅有《中國商務指南》等工具性圖書,兩本關於中國籃球運動員姚明的書也安靜地擺放在一邊。
“我們是自負盈虧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進貨的品種由報刊亭在許可范圍內自行決定,但需要有關方面審核。這時,一個美國記者走過來,點名要買《人民日報》,但報亭內並沒有進貨,這位記者最後只能悻悻離去。
《花花公子》未到,口水戰先打
記者在這家報亭所見到的國外報刊大多來自美國,而英國的《泰晤士報》等媒體並沒有出現。至於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花花公子》和《太陽報》,也都還沒有現身。
“過幾天人多了,我們還會再進新的品種。”至於其中是否會包括《花花公子》,與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的負責人一樣,MPC報刊亭的店長也沒有直接回答。但這卻是很多中國人格外關注的焦點之一。
從去年年底開始,有關“北京奧運期間《花花公子》解禁”的傳聞就泛濫於網絡。
在去年12月14日的《中國日報》上,中圖副總經理梁建瑞的原話是:“我們的法律禁止《花花公子》,我們要服從這個法律。可是我們不能排除它首次銷售的可能性,因為可能會有需求存在。”這個看似不經意的一個例子,卻引爆了中國人的爭論。盡管後來媒體的報道中都闡明了“奧運會一結束,這些報刊雜誌將重新被禁止”,但仍令很多中國人情緒復雜地投入到一場口水戰中。
贊成者認為,奧運期間允許銷售《花花公子》是“中國文明進步的標志”。一個網友就表示,“情色文化這個東西,早已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在座的各位,不論男女,難道在網絡視頻上看過的東西,比《花花公子》的級別要高嗎?”與此相比,反對者的聲音也非常高亢:“怎麼能允許西方的糟粕進入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底線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擊破?!”
圍繞一本雜誌是否“解禁”引發的解讀和爭執耐人尋味。而記者在查閱相關資料時發現,有關《花花公子》進入中國的傳聞,過去早已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