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豆汁變身“北京可樂”,小吃的洋名之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4 17:07:37  


北京九門小吃德順齋的厨師在製作豆汁。
北京小吃:豆汁、焦圈、鹹菜
  爆肚馮、年糕錢、奶酪魏、小腸陳、茶湯李……當流傳數百年、種類以千百計的老北京小吃遇上奧林匹克盛事時,給它們起個合適的“洋名”成了當務之急。 

  從不久前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爐,到日前傳出北京豆汁將被譯成“北京可樂”,公衆對中國菜取“洋名”的關注一浪高過一浪。在重重困難與爭議中,老北京小吃的“洋名”之惑令人深思。 

  “北京可樂”惹熱議 

  爲了讓奧運期間的老外吃個明白,位於北京後海胡同深處的“九門小吃”爲老北京傳統豆汁想出個備用洋名--“北京可樂”。這一中西合璧的新名字,一時間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 

  “豆汁,可以直接譯成‘綠豆煮的湯’,但我們在考慮就把它譯成‘北京可樂’,這種翻譯簡短而又形象,可以借助可樂的意象讓外國遊客記住豆汁。”北京“九門小吃”董事長兼北京傳統小吃協會會長侯嘉上個星期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侯嘉的意見并不孤立。大部分支持“北京可樂”的人都認爲,給外國人沒接觸過的北京地域小吃起個他們熟識、親切的“洋名”無可厚非。“少一道語言交流障礙,首先外國客人不排斥了,才可能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才會喜歡。這也是用一種國際化的方式宣傳、推廣‘中國製造’的辦法。”在北京某公司做企宣的徐小姐表示。采訪中,記者發現,“中國韵味只有在國際化軌道上才能走得更遠”的想法很有代表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