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處理遊行示威申請的問題,劉紹武介紹,“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的警方會有專門的機構,專門的人員來負責集會遊行示威的這項工作。”“具體的申請和對申請的批準地區、路線、遊行示威參與人員的要求,會在申請過程中,向每一個申請人詳細的進行講解。”
記者查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該法規中第三十四條明文規定外國人在中國境內舉行集會、遊行、示威,適用本法規定,規定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未經主管機關批準不得參加中國公民興行的集會、遊行、示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有四種情形的申請不可能被通過: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煽動民族分裂的;有充分根據認定申請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將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
顯示國家開放姿態
中國在奧運臨近前宣布將開設示威區的消息,引起了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比如路透社就表示感到意外。
但各種議論也隨之而來,美聯社援引西方人權活動分子的話,批評中國此舉“不過是做表面文章”。而日本NHK電視臺認為,“允許示威活動的真正目的是化解外界批評,避免奧運會受到抵制。”英國《衛報》則稱“這種限制為鎮壓在抗議區外的活動找合法性”。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表示,北京設立奧運示威遊行專區,不是為了回應西方的批評,而是要向全世界表達中國政府的自信心和寬容度。
“我個人覺得是一種跟國際接軌的標志。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曲解有些是故意的。在西方也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遊行的,只有在政府允許的法律框架內才是自由的,如果去了政府不允許的範圍內,都會受到干預。”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康曉光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很多外國媒體對於中國的看法就是,如果不開放的話就會說我們專制,開放了就會說開放的力度不夠。”
“我認為開辟這三個空間,讓示威力量有所釋放,也是一種很明智的做法。這本身跟以往相比也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充分展示了我們國家一種開放的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