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堪稱地標建築的新使館從開工伊始就開始引起美國各界矚目。華盛頓智庫CSIS(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的科特.坎貝爾今年5月在《美國利益》雜志上撰文,將新使館描述為“鋼鐵骨架水泥構造的‘要塞’”。對此,簡.羅福勒不能苟同。“我見過它在施工時的樣子,我覺得它會成為美國外交景色中讓人眼前一亮的建築。”這位因《外交建築史:建設美國的大使館》一書揚名美國建築界的教授告訴早報記者。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建築群由一道黑色半開放式栅欄圍起,因此少了幾分森嚴氣氛。事實上,大多數路人此前並不知道這裡就是中國大使館所在地。“在他們眼裡,這兒就是華盛頓街景的一部分。”羅福勒說。
設計傳達“中國重要性”
根據貝建中的說法,中國政府對設計只有一個具體要求,就是“傳達中國重要性,以及體現中國在當今世界所處的位置”。他表示整個建築群是“遵循中國建築的基本原則進行的,但採用了現代的表現方式。”貝建中表示,他們兩兄弟在設計過程中也曾征詢過父親貝聿銘的意見。
據記者在現場的觀察,大使館新館的“貝氏”設計風格十分明顯。寬闊的入口大廳,有多重天花板、帶棱角屋頂的正門主建築都不由令人聯想(搜狐聯想2008奧運、聯想官網)起出自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博物館中央大廳主庭園被切割成條狀的片石假山群這一設計元素也被巧妙地嫁接到了大使館的露台上。據悉,整個大使館單單設計費用就高達400萬美元。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國力的增強,老使館已經不能反映出新世紀中國的綜合國力。新使館的設計和建設也是中國國力可以承受的。”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評價說。
沈丁立認為,新建的大使館體現出中國這一全世界人口最多國家,隨著經濟迅速的發展而產生的需求。“中美之間存在互補性,中美兩國的文化雖然存在差異,但是也相互吸引。作為中國在美國的海外辦事處,大使館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新的大使館,應該作為13億中國人民和3億美國人民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大使館的規模,與兩國人口規模相適應,與美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中國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地位相適應,也與兩國之間密切貿易往來的現狀相適應。”
在簡.羅福勒看來,新大使館的首要功能是“改進中國外交官員的生活”,“他們一直在被改建的酒店裡或者租賃的場所裡辦公,他們一定很喜歡新的使館。”
沈丁立表示,他本人曾看過中國新使館的設計圖,也前去舊館參觀過。他認為,舊館所在地原本不是作辦公用途,硬件條件較差,如今也顯得有些不合時宜。隨著中國在美國的外交業務擴大,辦公空間也日益狹小擁擠。沈丁立回憶說,他記得使館工作人員曾向自己表示,“辦公條件不盡如人意,無論是辦公面積還是舒適度都不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