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0日電/在李登輝要抓緊自己的政治光環即將全面黯熄之前的最後時刻,左右開弓,既要炮打馬英九的開放大陸政策,又要迫逼賴幸媛在辭官與被開除台聯黨籍之間作一抉擇的“危急”關頭,馬英九在到花蓮鄉下視察台風“鳳凰”災情之後,急匆匆地首次乘坐“空軍一號”返回台北,攜帶“行政院長”劉兆玄和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董事長江丙坤正在英國訪問)訪視“陸委會”,其“挺賴”、“固盤”、“聯手抗李”的意涵,十分明顯。
澳門的新華澳報“兩岸觀察”欄目今日刊登富權的文章說,此一事態顯示,馬英九終將下定決心,要走出李登輝的陰影,走自己的路,加大開放大陸政策的力度。為此,他既是勉勵又是督促賴幸媛,必須徹底轉變立場,與執政中國國民黨及馬政權風雨同舟,共赴“國政”,不要再眷戀那個已經日薄西山的台聯黨和李登輝。因此可以說,馬英九昨日的探視“陸委會”,既是馬政權大陸政策及實務的重要轉折點,也將是賴幸媛必須率領“陸委會”同仁全面、系統、準確地執行馬政權以至執政黨加速開放大陸政策的起步點。
據有關消息透露,馬英九昨日探視“陸委會”的行程,早在兩個星期之前就已進行了安排。當時的動機,可能還只是一般的行政考察,甚至帶有馬英九“衣錦還家”之意。--十七年前,馬英九曾任“陸委會”特任副主委,並主持了“兩岸關係條例”法案的草擬工作。而按計劃跟隨馬英九探視“陸委會”的高孔廉,還是馬英九的“接棒人”甚至長達六年地出任“陸委會”特首副主委及代主委,是李登輝時期台灣當局大陸政策的重要見證人(筆者曾當面聽到時任國務院商務部副部長、現任海協副會長的安民聲稱,高孔廉是他在兩岸經貿交流政策方面的“老對手”)。可以說,當時提前兩個星期作出的安排,凸顯了馬英九“衣錦榮歸”之意涵,及首次歷任“現任總統”考察“陸委會”的“賣點”,高於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業務的實質。
文章說,,但在此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馬英九受困於種種內外因素,民意支持度有如“跳水”般直直落。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美國房貸危機越陷越深,國際石油價格雖然有所回落,但在石油商和伊朗等主要產油國的叫囂聲中,隨時將會反彈並將會升上更高位,“不能幹的好人”馬英九能夠解脫困境的唯一途徑,就是加大開放大陸政策的力度,借來大陸的經濟“活水”來形成“水漲船高”態勢,幫助台灣經濟起死回生,並以作自救。另一方面,以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聯黨在藍綠兩面夾攻之下,即將泡沫化的李登輝為擺脫困境而決定重回深綠路線,因而頻頻出手,既炮轟馬英九,又威脅賴幸媛。馬英九面臨究竟是繼續走“沒有李登輝的李登輝路線”,還是走出李登輝陰影,走自己的路的重大抉擇。經過權衡,自忖正當壯年、仍有望前景輝煌的馬英九,不可能要受制於影響力已經式微,且即將走向人生終點的李登輝。因此,為了拼經濟,也是為了救自己,馬英九是到了與李登輝決裂的時候了。
在此背景之下,盡管近日台灣地區飽受台風“鳳凰”蹂躪,馬英九、劉兆玄吸取上次台風“卡玖基”救災不力的教訓,冒著風雨下鄉視察,但仍要首次乘搭“空軍一號”,按時趕回台北前往“陸委會”探視。並趁此機會,作出對大陸政策加大“開放”、“鬆綁”力度的宣示,包括不顧李登輝干涉阻撓,提前開放陸資赴台,堅持開放十二吋晶圓赴大陸投資設廠等,還將要不惜調整“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的商談次序安排,要提前與對岸商談“台灣的國際空間”議題。這些“比較複雜”的談判活動,都是必須要有作為“第一軌道”的“陸委會”充分配合,“殫精竭慮,全力以赴”的。也恰在此時,李登輝和台聯黨都放話要“修理”賴幸媛。馬英九既是要“挺賴”,為賴幸媛打氣鼓勁,以穩住賴幸媛,並免致因她頂受不住壓力辭職而使自己的面子掛不住,也是要督促賴幸媛轉變角色,由“煞車皮”轉為“加速器”,充分發揮政治智慧和抗壓力,“寬緊適中”地全力配合“總統府”、“國安會”加大開放大陸政策力度的決策,不要再發生在“中華台北”等問題上“府會不同調”的狀況。因此,即使是在勘災行程緊迫之下,也要按照原定安排,首次乘搭原來因要與陳水扁嚴格作出區隔而不屑的“空軍一號”返回台北,率領“行政院長”和海基會負責人探訪“陸委會”。
文章說,,從這一事態發展中,我們也就可以預料,即使是李登輝跳得再高,馬英九也將此當作是他徹底泡沫化之前的最後一跳,不會對政局形成甚麼影響。因而將會下定決心,加大開放力度,在北京奧運開過之後,立即與大陸海協進行較高議題層次的會談,甚至不惜把本來打算安排在其第二個任期內的政治會談議題,也要提前進行。其核心幕僚為此放出了“北京奧運後兩岸之間會熱起來”的風聲。因此,為了營造良好氣氛,馬英九的外訪及過境美國,可以“低調到不行”;馬英九也宣佈,因“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都已遭到否決,故在三年內都不再推動“入聯”、“返聯”活動。而一直熱衷於“外交休兵”的“外交部長”歐鴻煉,也在昨天首度與賴幸媛舉行聯繫會報,期盼藉由兩岸平台把“外交休兵”的倡議與善意傳達給對岸。
熱衷於“當官”高於死守台聯黨意識形態的賴幸媛,有了馬英九的力挺、監督及“點化”,尤其是有了國民黨高層“只要能充分執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起碼可做四年的陸委會主委”背書之後,必會不再留戀那個已經不再“值錢”的台聯黨籍,脫骨換胎,率領“陸委會”仝人成為馬政權和執政黨加大開放大陸政策力度的“主力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