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運村國際區入口處的福棄造型。新華網圖 |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新華網今天在頭條位置刊登評論文章說,有人說,舉辦奧運會,有點像請貴賓到自家做客,通常情況下,東道主都會把家收拾得乾乾淨淨、利利落落,大人孩子對來賓客氣而有禮貌、面帶微笑,希望能給來賓留下好印象。這個比喻未必恰當,但有一點相同,我以為那就是:心態。如果東道主心態平和,作任何事就會適度、不出格、應酬自如。心態好的標志,我以為,就是作自己,實是求是,不虛僞、不矯情、不過分在乎別人的評說,尤其是對那些故意苛求挑剔的主兒。
但是,對於奧運會,國人想保持一顆平常心非常不容易,因為奧運對於13億中國人來說,不是件平常事,這次“宴請”盼了整整100年,是中華曆史五千年來的第一次,而且,請的是來自全世界的嘉賓。這樣一想,意義和目的便非同小可,使得人們的心態凝重起來。
應該說,國人對待奧運的心態經歷了不少變化。申辦失而複得,欣喜若狂之際,提出“辦一屆曆史上最出色的奧運會”的口號;冷靜和理智下來後, “節約辦奧運”和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成為新口號,這種改變是心態走向成熟的標志,既贏得國內老百姓的稱贊,也贏得國際奧委會和世界的認同。
文章說,對於中國人來說,如何解讀奧運,心中一直重叠著兩個文本。若論重要意義,說北京舉辦奧運是中國歷史上千載難逢的一次,是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重要機遇,一點不過分;但如果說奧運會無非就是一次全世界人民的大Party、4年一次的體育大聚會,也不算錯。其實,這兩種認知并不矛盾,也不對立,兩端之下取其中,便是一屆有中國特色的奧運會。
其實,國人對待奧運會的心態一直很正常,但是進入奧運之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接連發生,使本應十分單純的體育盛會,攙雜進複雜的政治因素,再加上恐怖和惡意破壞事件的威脅和干擾,伴隨著西方一些媒體有偏見的報道,使輕松、和諧、快樂的氛圍變了味兒,人們對此相當反感。
文章指出,體育就應該是體育,一些西方媒體硬給北京奧運會貼上“政治標簽”,不客觀實際地報道,這種作法既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令世界人民倒胃,違背了奧林匹克精神。在複雜的情勢面前,我們就更應該保持清醒和定力,堅信能將奧運舉辦成功。
對於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與否,我們不必過分在意某些人或某些媒體的最終評價,因為最有價值的評價來自世界人民。誰都可以看到,中國人民辦奧運,認真和重視的態度絕對超過以往其他的東道主國民,中國人民對待奧林匹克運動的熱愛和真誠發自內心,不管最終的評價如何,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我們要守住這份自信。
奧運會對中國是個展示的舞台和良機,但某種意義上,讓世界了解中國,比展示中國更重要。一屆奧運會承載不了太多體育之外的重任,中國走向世界,只是開始,遠沒有結束。奧運即將開幕,狂歡、興奮、激情必將在神州大地涌現,但對於我們來說,保持平常心,笑看奧運,淡對輸贏,和世人一起輕松享受這次體育盛宴,我以為,這是正常的奧運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