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項目組副總師肖錫玉等4名同志到基層部隊代職一年,向基層官兵“取經”,同時,了解部隊的需求,征詢基層官兵在裝備使用中的意見和建議。
杜曉春說:“高精尖項目鼓勵基層官兵參與,重大課題問計於基層官兵,定期到部隊向基層官兵取經,是這幾年我們項目組形成的一個制度。”
作為二炮高級技術專家該不該到基層部隊取經?高精尖項目該不該讓基層官兵參與?
對待這些問題,院黨委的意見是,要看實際效果。院領導給筆者舉了這個項目組的另一個例子:某研究室從事該武器系統的軟件系統開發。幾年前,他們“關著門”搞科研,辛辛苦苦編寫出來的軟件在部隊運用時,卻發現這樣的情況:基層官兵說,這個軟件就像一只不太合腳的名牌“鞋子”,檔次很高,就是穿起來“磨腳”。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項目組的同志反思:問題出在“閉門造車”上,關在辦公室埋頭鑽研,很少到基層調研、征求基層官兵的具體意見,研制出來的軟件自然容易脫離實際需求。找到症結所在,他們定期征詢基層官兵的意見,還把基層技術骨幹請進來一起開發軟件,不僅使軟件更加貼近實戰需求,還為基層培養了大批人才。幾年來,負責這個項目軟件開發的某研究室因為軟件研制方面的突出貢獻,還榮立了集體二等功。
在肯定了這個項目組的經驗的同時,院黨委多管齊下解決科研與實戰需求脫節的問題:每年讓新來的博士碩士到部隊代職一年,了解部隊需求、作戰流程;每年安排一批基層技術骨幹來院裡進修,重大技術項目與部隊聯合攻關;某研究所與某旅還簽訂技術協作機制,科研幹部定期到部隊排憂解難。同時,他們還抓好成果轉化這個“下篇文章”:建立成果推廣機制,把科研成果轉化作為考核科研幹部的一條硬杠杠;要求科研成果報獎,必須先在部隊試用一年以上并充分證明其作戰運用效果後方可報獎。
敢於“直諫”為何更受器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