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7日電/奧運火炬來到北京。經歷4個多月的傳遞之旅,經歷過境外21個城市和中國境內31個省區市後,聖火終於從奧林匹亞來到萬里長城,釋放人們新一輪的激情。
新京報今日刊登的社論說,回眸申奧7年來的歲月,回望聖火傳遞的4個多月的時光,乃至追溯到第一次申奧鎩羽而歸的苦澀情景,不免寄慨遙深。人人都是東道主,人人都在為踐諾默默付出。奧運會對中國來說是“物質福利”,更是“精神福利”,奧運會不僅是賽事的聚源地,也是公民精神提升的助推器。
參與是付出。這一路走來,志願者成了出現最高的詞匯之一。2008年,志願者的微笑成為“北京名片”。150萬名各類奧運志願者,所提供的公益服務項目已超過600個,涵蓋了語言、助殘、法律、環境等16類。主辦城市和每一個協辦城市,都灑下了他們的汗水。特別是那些默默地為奧運付出的人們,包括維護聖火的海外學子,那些私家車主,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志願者。因為他們,奧運精神在付出中流光溢彩。
還有一些群體不該被遺忘。比如,奧運場館工地以農民工為主體的5萬名建設者,他們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用汗水讓紙上的設計圖成就了現實的雄偉;比如,那些一絲不苟的安保人員,他們巡邏在街頭、地鐵、機場、奧運場館……
配合是付出。奧運改變生活,奧運之變的確帶來了一些不便。社論表示,但是,這個時候,理解、配合、克制更有必要,也更具價值。在特殊時期,積極配合、保持克制、學會體恤和承受,積蓄的是公民的力量。
奧運會不是政府的奧運會,它是全民的奧運會。以安保為例,安保不止是政府之責,它是全民之責。在可能存在的恐怖威脅面前,從容接受安檢,是責任,也是義務。
慎獨是付出。如果說賽事比拼的場所是奧運賽場,那麼奧運會最大的現場就是北京這座偌大的城市,置身其中的每個市民,點點滴滴的嘉言懿行,都會生動地詮釋著付出的樸素含義———面對外賓,你可以給他們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友好的問候,一個溫情的幫攜;在街衢鬧市,不妨將手中的垃圾小心投入垃圾箱,看到路上的垃圾,彎腰撿拾想必也沒有什麼難為情……這一切的點點滴滴,將見證著公民品質的成型和公民社會的成長。
承擔是付出。在賽場上,每一名觀衆,都不止是看客,還是東道主,還是文明人。在觀看比賽時,應是優雅的文明人,而不是示醜。不能動輒甩出一句句國罵、京罵,這只能讓人矮化。人們時常震驚日本人觀賽結束後,偌大的觀衆席上竟然找不到垃圾,觀衆離席時都自覺將垃圾帶走。我們可以複制這樣的優雅與文明,我們也是文明世界的一員。社會的進步需要承擔,敢於承擔不僅體現在對壞毛病的不遷就、不容忍,公民的承擔還體現在敢於接受進步,敢於見賢思齊,敢於擁抱公共精神。奧運會本身就是追尋進步的契機,就是對遵守公共秩序、昂揚公共精神的歷練。
因為這是百年奧運,因為你的付出,你的參與和你的承擔,北京才會讓世界刮目。而這一切,也會成為你一生中難以忘卻的一段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