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您去台灣考察了10多天,請您談談此行的觀感,尤其是對台灣中南部民衆的印象。
王在希:我對台灣情況的研究,不誇張地講,已經有幾十年了。能夠有機會到台灣去走一走、看一看,這確實是我多年的期盼和夢想。這次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這次我不是去談判,而是去參加一個“中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我以海協副會長的身份去,這個機會對我來講,是最合適不過的。通過這個研討會,我和台灣的知識界、工商界和其他各界的人士,也廣泛進行了一些接觸。尤其讓我高興的,就是這次有機會能夠到台灣中南部去走一走、看一看。
我這次一共走訪了15個縣市,與8、9個縣市長見了面。在台灣中部的時候,我還特別與台灣的原住民和農民進行了接觸,有一次吃飯安排在原住民餐廳,另一次在高雄吃了大排檔,近距離地去觀察。我走了一圈,沒有遇到一點兒不愉快的事情,沒有任何挑釁性的問題或不友善的態度。所以,我覺得台灣那些所謂的省籍情結,多數是由政治人物操弄出來的。在台灣沒有選舉的情況下,民衆之間應該是彼此很和諧的。
通過這次的接觸和觀察,我有深刻的感受,留下10個字:“善良、熱情、好客、勤奮、開放。”台灣的農民和城市居民的差別不太明顯,他們當農民還是很自豪的、很高興的。另外,台灣農民對世界及海峽彼岸都非常熟悉。我跟農民接觸時,毫不隱諱地跟他們講,“我是大陸人,是來觀光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做出刁難言行,而都是很熱情地跟我對話。在野柳,我踫到一個農民,是本地人,沒有文化,沒上過學,只比我大一嵗。談了一會兒之後,他很高興地很熱情帶我去看化石,我覺得這個農民很樸實。
我過去都是通過傳媒的第二手資料了解台灣,這次是近距離直接觀察台灣,而且跟台灣同胞直接接觸。我認爲,我們現在所堅持的這個對台方針和政策,包括擴大兩岸的交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堅持兩岸和平發展這樣的大的方向,是有很堅實的民意基礎的。只要廣大的台灣同胞了解到我們的想法,會產生共鳴,所以兩岸關係的緊張,是少數政治人物人爲製造出來的,廣大的台灣同胞是完全可以信賴的、完全可以依靠的,包括一些中間的、甚至一些不同顔色的人。我的感受是,只要近距離的接觸,誠懇地跟他們交換意見,都能夠很好的相處。我到訪一個媽祖廟,不燒香、不拜佛,但許了個願,寫在一張紙條上:“兩岸和平,共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