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北京奧運前夕,號稱中國“棋聖”的聶衛平發炮稱,郎平出國執教,“教出幾個對手來和中國女排對抗,我不能接受。我就搞不懂,為什麼他們這些人就不能為國效力,非得出國去執教其他球隊?自己人把自己人打贏了,很有意思嗎?”還有,“那些出國去執教其他國家乒乓球、羽毛球的教練,我都非常不喜歡。”聶衛平的言論很快受到了不少人的批評,有的直指其思維觀念“落後了30年”。
從“體育無國界”的思維看來,當初中國推行改革開放走向世界,於今讓世界了解中國,推動國際間的體育交流很正常。如同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一樣,當今世界在體育領域的競爭仍然以國家與地區為基本單位。而體育作為“和平的戰爭”,卻最能體現人類在交流合作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精神原則,也最能反映多樣化、全球化的發展方向。不但中國教練可以走出去到國外執教,中國也可以把外國教練請進來執教,不但中國教練可以出國去培養外國運動員,中國運動員也可以出國去接受外國教練指導。有評論指出,由中國教練組成的“海外兵團”“把很多中國體育傳統優勢項目的獨到經驗和訓練方法帶到國外”,“使得中國體育在分享世界經驗的時候,也使世界體育分享到了中國經驗”,更“代表了中國體育的驕傲”。中國和世界需要共同分享方法和經驗,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不斷推動人類體能的健康發展與和平競賽。
如今在中國奧運軍團的外籍教練人數業已達到28人之多,而在各國代表團中擔任教練員的中國面孔,其人數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中大名鼎鼎的有,美國女排主帥郎平、田徑隊領隊兼教練李犁、韓國羽毛球隊教練李矛、新加坡乒乓球隊教練劉國棟、比利時乒乓球隊教練王大勇,還有美國體操隊的喬良,英國跳水隊的陳文……遵循“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的召喚,以體育運動與比賽為“和平中介”,全世界猶如成為一個大家庭。
海外兵團現象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90年代,并且基本上集中在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等中國隊的優勢項目上。其成員主要有兩種:一是國家隊退役球員;二是各省市隊球員。前者大多是為了生計或者夢想到海外發揮餘熱,而後者往往是因為沒法進入國家隊,又不甘心退役,因此為了謀求進一步的發展而遠走海外。
退役後遠走海外的運動員,因為在國內已經功成名就,到國外只是尋找運動生命中的“第二春”,因此往往心態比較平和,對於祖國也有著較深厚的感情。而無法進入國家隊遠走他鄉的運動員們,在離開時多少都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有了在國際上爭奪冠軍的水平,但在國內由於人才過多以及體制等種種原因卻始終無法出頭。
以曾被稱為海外兵團“重災區”的乒乓球為例,中國乒協的注册乒乓球運動員已達1000萬多人,但國家一隊和二隊總共只能吸納50餘人。其中很多人就算進入國家隊,別說奧運會、世錦賽,就是連一站公開賽也沒有參加過。為此,這些運動員到海外更急於為自己正名,尋求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最新的乒乓球世界排位中,前30名選手有9人是中國隊選手、16人是海外兵團,不過為這些運動員大多年齡偏大狀態下降,或者在國內爭奪時難以出頭。
作為世界體操強國之一的中國,不僅培養了大量優秀體操運動員,在世界大賽和奧運會上獲得好成績,而且也培養了大批優秀體操教練員,為促進體操在全世界的普及和發展作出貢獻。據介紹,目前有近200名中國體操教練分布在全球各地不同國家,為當地訓練培養高水平體操運動員。中國體育總局游泳中心跳水部負責人李大正指出,“中國教練外出執教,使其他國家選手的競技水平提高,這會進一步促進國內跳水運動水平的提高。這也是中國對世界跳水運動作出的重要貢獻。”曾在澳大利亞國家隊執教的王同祥說:“奧運會跳水項目的金牌數從4枚增至8枚,這跟中國教練的貢獻密不可分。”
而他們所培養出來的各國選手,大多具有非凡的實力。而這一來,真的如同中國產品遍布世界各國一樣,在國際體壇上鮮明地刻上了“中國製造”烙印。可以說,中國“海外執教軍團”不僅開闊了國內教練和運動員的視野,也使傳統的教學理念得以與國文化及思維產生碰撞和融合,更能提升中國體育在世界範圍內的整體形象。顯然,如果再要指責執教海外的中國教練“吃裡扒外”、“數典忘祖”、“幫外國人打中國人”,實在是太狹隘、太簡單、太短視了。美國籃球組成夢之隊角逐奧運會,多次丟掉世界冠軍,人們并沒有聽到美國人提出“從NBA趕走外籍球員”要求,這應該讓一些人汗顔。更何況,北京奧運會中國軍團的實力并沒有因為海外兵團而減弱了迅猛發展的勢頭,在金牌榜上迄仍高歌猛進!
中國已經是世界一流的體育強國,必須有大的氣度。那種島國精神和狹隘的愛國熱情,無助於中華文明聳立於世界之巔。而北京奧運正是體現中華民族孕育5千年文明的磅礴氣魄和風度,應當為許多華人出現在世界各國體育代表團中而感到驕傲,這也正是中國走向世界的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