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效愚指,早在申辦奧運時,中國就曾創下了96%這一奧運史上最高的民衆支持率。 |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新一期《求是》雜志刊登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的文章。這篇題為《奧林匹克運動的人文精神及其在中國的實踐》指出,在7年多的奧運籌辦實踐中,中國圍繞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標,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其中,“人文奧運”是核心和靈魂,使奧林匹克的人文精神在13億中國人民中得到廣泛的實踐和弘揚,不僅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更有力促進了中國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文章說,奧林匹克運動雖然起源於西方,是西方文明的產物,但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的人文精神,包含著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反映了超越地域、種族、文化的人類共同價值觀和共同利益,成為奧林匹克運動與當代世界和中國發展的契合點。現在,奧林匹克運動已經來到中國。
文章認為舉辦奧運會對中國產生了以下的影響:
——凝聚了民心,振奮了民族精神。“人文奧運”的理念顯示出極強的民族凝聚力。舉辦奧運會得到了全國人民及海外華僑華人的熱情支持,充分體現出人文奧運所具有的全民參與特點。早在申辦奧運時,中國就曾創下了96%這一奧運史上最高的民衆支持率。籌辦以來,廣大群衆對奧運的支持熱情持續高漲。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就是由102個國家和地區的35萬海外華人華僑及港澳台同胞捐款近10億元建設的。報名參加北京奧運會賽會服務工作的志願者達到113萬人。火炬接力傳遞活動把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力量進一步凝聚起來,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的愛國熱情、不屈不撓的奮爭精神。民心因奧運而凝聚,精神為奧運而振奮。由此形成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和奮鬥精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展示和提升了國家及民族形象。高度重視體育與文化的結合,弘揚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加深與各國人民的了解與友誼,是北京奧運會“人文奧運”理念的重要內涵。籌辦奧運以來,中國以文化為載體,先後發布了北京奧運會會徽、吉祥物、主題口號等主要標志。這些標志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特色與奧林匹克傳統的巧妙結合。特別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主題口號,以“和諧之旅”為主題的火炬傳遞,突出“文明”、“和諧”兩大主題的奧運會開幕式,更是集中體現了人文奧運所蘊含的和諧價值觀,表達了13億中國人民致力於和平發展的堅定信念,樹立了中國民主、進步、文明、開放的國家形象,為中國的發展創造了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
——推動了城市的發展與建設。在籌辦工作中,中國堅持人民參與奧運、奧運造福人民的原則。籌辦以來,北京在人文環境、生態環境、生活環境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變化,使千百萬居民直接受益。在場館的布局和功能上,既滿足奧運會競賽的要求,也考慮賽後群衆開展娛樂健身活動的需要。在城市規劃方面,結合舉辦奧運會實際需要而重新修訂的《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提出了“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發展目標,充分體現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精髓。從2003年1月起實施的“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
——提升了全社會的文明素質。提倡“人文奧運”理念,就是要更為廣泛地普及奧運知識,傳播奧運精神。籌辦以來,中國始終把開展奧林匹克宣傳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北京奧組委和教育部聯合發文,在全國40萬所中小學中普遍開展奧林匹克教育活動。目前,在全國設立的556所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在北京市210所中小學開展的“同心結”國際交流活動,以及在全國廣泛開展的“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等活動,使北京奧運會成為促進青少年身心和諧發展、提升社會文明素質的重要載體。
——提高了北京奧運會及城市的整體服務水平。突出“以人為本”思想,以運動員為中心,為所有奧運會參與者提供優質服務,是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體現奧運會組織工作人文內核的重要方面。中國提出了“遵守慣例、標准統一、尊重個性、注重細節”的服務原則,并通過舉辦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全會、國際體育大會等各種國際會議的機會,深入了解各國奧運會參與者的需求,細化服務內容,調整和完善服務方案。現在,無論是在安全祥和氛圍的營造,“善待媒體”方針的落實,還是在奧運競賽、住宿、交通、餐飲、醫療等方面,為運動員和所有奧運會參與者提供的高效、便捷、優質服務,正隨著奧運賽事的進行而不斷體現出來。廣大志願者的微笑,市民的熱情好客以及良好的社會人文環境,更是把北京奧運會以及中國人民的人文風采展現在各國賓客面前。
文章說,目前,北京奧運會各項賽事正在緊張、激烈、有序地進行著。在這世界矚目中國和北京的時刻,北京奧組委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大力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全力以赴,扎實工作,為實現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目標,為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步伐,做出最大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