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文匯報報道,迄今為止,華國鋒是毛澤東去世後能以其標準像形式,與毛澤東像並排懸掛或張貼的唯一中共領導人。20世紀70年代後期,“英明領袖華主席”的稱呼,曾在中國大地上廣為流傳。對於他的駕鶴西去,評論人士指出,作為斷然率眾粉碎“四人幫”,結束10年文革動亂的當時的中國最高領導人,華國鋒的功過是非早有定論,但他集喜劇和悲劇於一身的經歷,卻值得後人深思。
毛贈六字評語 指定為接班人
華國鋒原名蘇鑄,17歲投身抗日戰爭,為勵志改名為取意於“中華抗日救國先鋒隊”的“華國鋒”。1954年,年僅33歲的華國鋒擔任中共湘潭地委書記,並在毛澤東提出轟動全國的《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報告之後,很快以《克服右傾思想,積極迎接農業合作化運動高潮的到來》等3篇“農業專家型”文章,獲毛澤東高度注目和器重。
1955年夏天,毛澤東在路過湖南時特意接見了華國鋒。不久,在中共七屆六中全會擴大會議上,毛澤東特邀華國鋒作為列席代表,在會上介紹湘潭地區合作化運動經驗。1959年,毛澤東親自提名華國鋒擔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
文革期間,華國鋒先後出任公安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等要職。1976年,接任逝世的周恩來出任國務院代總理、總理。毛澤東曾寫給華國鋒三張字條:“你辦事,我放心”、“慢慢來,不要招(焦)急”、“按過去方針辦”,並於1976年4月提議華國鋒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明確其“接班人”的地位。
1976年9月毛澤東去世後,華國鋒於10月,在葉劍英、李先念等元老的支持下,果斷採取行動,由汪東興出面逮捕被稱為“四人幫”的江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等4人及其支持者,結束了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動亂。
葉李元老支持 撥亂反正
據原北京市委書記吳德的回憶錄《十年風雨紀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經歷》披露,華國鋒於毛澤東逝世後第3天起,連續3天會見當時的“實力派”汪東興、陳錫聯、紀登奎、吳德和“元老派”李先念、葉劍英等人,通報並討論解決“四人幫”問題的緊迫性,顯示了他的智慧與膽識。
吳德回憶道:“這些‘實力派’與‘元老派’人物,雖分掌黨政軍大權,還是需要有一個領袖來下決定,發號令,然後付諸行動,方能取得成功。這次粉碎‘四人幫’鬥爭勝利,華國鋒居首功位置,是當之無愧的。”
另一方面,中共中央的官方文件─《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簡稱《決議》)對此的評價是:“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勝利,從危難中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使我們的國家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而其中,“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等同志起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