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2日電/美國不顧俄羅斯強烈反對,簽約在波蘭部署反導彈防禦系統,令因格魯吉亞事件已趨緊張的美俄關係火上加油,還成為刺激國際油價上漲的因素。
星島日報今天刊發社評指,以美國為主力的北大西洋公約軍事聯盟東擴,早已納入前華沙集團國波蘭,現在還要在波蘭設立反導彈基地,並且計畫協助波蘭提升軍事實力,身為前華沙集團之首的俄羅斯,早已大表不滿。美國與波蘭簽署協議後,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指俄羅斯將被逼作出反應,“而且不只是透過外交行動。”
除了外交,通常破壞力較大的是軍事或經濟反應。軍事方面,俄羅斯武裝部隊副總參謀長諾戈維岑上星期曾威脅:反導彈協議將使波蘭陷入遭受核打擊等攻擊風險。但是,波蘭與格魯吉亞不同,是正式北約成員,一旦受襲,美國和西歐成員國有義務協助波蘭還擊,觸發美俄大戰。在格魯吉亞事件中,美國沒有為格魯吉亞與俄羅斯開戰,現在俄羅斯會否冒與美國開戰之險而攻擊波蘭成疑,兩大國正玩着“膽博膽”的危險遊戲。
軍事緩衝減國際油價飆
至於經濟武器,波蘭已經成為歐盟成員,俄羅斯如果制裁波蘭,歐盟其他成員不得不“有所表示”,但西歐有三分一的能源倚賴俄羅斯供應,俄羅斯亦靠石油產品出口發展經濟。這種經濟秩序會否因今次事件而顛覆,與威脅墨西哥灣採油設施的風季未過,刺激油價回升。
社評說,俄羅斯揮軍入侵格魯吉亞,不管誰是誰非,都令美國重新喚起七十年代蘇聯揮軍入侵阿富汗的陰影,也令美國加快與波蘭簽約。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緩衝區,愈縮愈窄,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勢必日益緊張,西方注意力有可能由“中國威脅論”轉移至俄國。
巨龍北極熊美調整關係
三十幾年來,美國時而“親中”,時而“親俄”,作為牽制中俄的策略。七十年代華盛頓與北京關係正常化,當年的國務卿基辛格訛稱腹痛不適而秘密訪京“破冰”後,美國上下掀起“中國熱”,而蘇聯則入侵阿富汗,當時美國的策略是聯中制蘇。到九十年代,蘇聯及東歐集團瓦解,俄羅斯對美國構成的威脅大減,推行比中國較為接近西方的制度,中國則逐漸崛起成經濟大國,美國傾向親近俄羅斯,牽制中國這條“東方巨龍”。
社評又說,現在俄羅斯重新喚起美國社會的“北極熊”陰影。比起中國,俄羅斯有較先進的軍事科技,也有較具侵略性的擴張往迹。格魯吉亞事件令美國對俄羅斯重新提高戒心,調整對俄關係,國際政治博弈又可能出現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