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對於舉國體制,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認識。那麼在當今的社會發展狀況與國際環境中,又該如何看待體育呢?
劉鵬:在人類歷史發展中,體育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進入現代社會,體育事業蓬勃發展,與經濟政治文化的關聯度越來越大,成為蔚為壯觀的文明現象。體育是一種實力,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是一種文化,已經成為繼音樂之後又一種世界通行的語言,人們通過體育來溝通和了解各地的文化,甚至把它作為考察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進步快慢、國民素質高低的重要指標;體育也是一種藝術,可以使人的力量得到體現、潛力得到發揮,使人有更高的希望和追求,使我們得到美的享受和生活樂趣;體育更是一種精神,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重視體育、發展體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記者:有人說應該讓體育遠離政治,回歸游戲。您怎樣看待體育與政治的關系?
劉鵬:體育的政治色彩淡,但政治功能強。從體育與民族意識、國家意識的密切關聯來看,在不同國家、不同歷史階段,均有不同表現形式,在中國更有特殊意義。弱國無體育,對此國人更有切膚之痛。所以隨著國家的發展進步,體育的振興既是應有之義,更有超越體育之外的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的重大作用和意義。
競技體育的國際競爭,往往富有多重意味和豐富內涵。各個國家對於體育賽事,不但積極參與,而且競相爭辦,其間的得失成敗牽動著上至國家首腦、下至黎民百姓的神經。因此,我們應從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角度,全面認識競技體育的綜合效應和價值。
記者:有人說,舉國體制就是計劃體制甚至是集權體制,就是不計成本、勞民傷財。對此怎麼看?
劉鵬:做任何工作都不能不考慮投入和產出、成本和效益。雅典奧運會後,有一篇文章說中國運動員獲得一枚奧運會金牌,需要投入7億元人民幣。文章是這麼寫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體育總局事業費漲到每年50億元。如此計算,雅典奧運會備戰4年,中國就要花費200億元。如果這次中國隊獲得30枚金牌,那麼每枚金牌的成本差不多是7億元,真可謂世界上最昂貴的金牌。”
這種說法是完全不符合事實的。1988年,國家對國家體委的財政撥款為2.36億元,到2004年增長到8.8億元。對於國務院主管體育工作的一個部門來講,這是個非常有限的數字。這筆錢並不僅僅是競技體育投入,更不僅僅是金牌支出,它包括體育總局直屬系統5000多人的工資、辦公費、群衆體育經費等。這個作者用其杜撰出來的數字,算出的每塊金牌的成本,只需要稍加分析,便可以知道多麼荒誕不經。
記者:舉國體制真的就是國家包辦一切嗎?
劉鵬:舉國體制的內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與時俱進的。我國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雖然形成於計劃經濟時代,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確立,舉國體制也在不斷改革和調整。目前,競技體育經費的投入,已經初步形成了國家、社會、個人共同投資的新格局。有些項目通過市場運作,其市場資金來源已經超過國家的投入。很多體育比賽,已經由賽事經紀公司來運作。據粗略統計,國家體育總局各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發展項目的經費中,市場開發已經占到了一半左右。地方體育部門的事業支出中,來自社會的資金也占到了一半左右。在部分地區,市場開發收入已經大大超過了國家財政撥款。還要看到,當今社會,體育不但能為國爭光,還能為國增利。體育已經成為巨大的產業和高速成長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體育產業增加值已經占當地GDP的0.7%至1%左右;專家預測,北京奧運會對我國年度GDP的貢獻率達到0.3%至0.5%。在這個過程中,競技體育的有效組織和發展成就具有突出的引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