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蘭老島的美軍部隊 |
假反恐之名重返菲律賓
1998年2月,《菲美訪問部隊協議》的簽署,實際上等同於美國恢複了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9·11”以後,美軍借口反恐,在菲律賓棉蘭老島等地常駐數百至一千不等的“聯合特別作戰部隊”,其行動範圍可達8000平方英裡,覆蓋菲南部棉蘭老島及其周邊所有島嶼和海域。
近年來兩國軍事演習活動日益頻繁,“肩并肩”、“平衡活塞”和“跳躍展望”等名目繁多的常規性聯合軍事演習使兩軍關系十分密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前任司令托馬斯·法戈曾直言:“通過軍事演習建立的經常性聯系是在必要時美軍進入菲律賓的最大保證。”
美軍還在軍演期間建設了不少深水港、機場和公路等基礎設施,以供美軍在不時之需時使用。今年5月下旬,美第七艦隊旗艦“藍嶺號”率多艘艦只、上千美軍與菲律賓海軍在巴拉望島海域舉行聯合海上聯合演習,而該島是菲律賓距中國南沙群島最近的主要島嶼。
一箭多雕擠壓中國
南沙群島海域富含油氣資源,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和越南等紛紛提出主權要求。中國近年來與部分國家在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方面有所進展。有分析認為,美國為了確保對海上重要通道的控制,并不希望看到中國與相關國家合作解決南沙問題,因此要在該地區投棋布子,并以軍艦通過爭議海域或舉行軍演的形式宣示存在,為必要時摻和進來做准備。
東南亞的伊斯蘭祈禱團武裝并沒有強大到需要美國第七艦隊經常過來巡視的程度。美軍動輒出動數千人,每年數十次與菲律賓采取聯合演習活動,聲勢巨大,顯然不是針對小股武裝的。
以第七艦隊旗艦“藍嶺號”到南沙附近軍演為例,實際上是一種遠航兼演習的作用。意在一旦有事,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可以輕車熟路地指揮整個艦隊,包括新替換“小鷹”號的“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一起馳援該海域。戰時這一行動意味著切斷中國海上通道、阻撓中國對南沙行使主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