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臺灣經濟日報:美國因應金融危機的啟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5 10:41:00  


  中評社香港9月25日電/美國政府最近採取一連串強烈措施因應此波金融風暴,雖未能使美國經濟產生起死回生作用,卻能阻止金融風暴擴大成為金融大海嘯,恢復投資人信心,受到全球的肯定。

  經濟日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自去年7月美國次貸風暴發生以來,問題不斷擴大蔓延,雖美國聯準會(Fed)與主要國家央行提供巨額融資,不僅問題未能化解,而且還在持續發酵中。及至今年3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因不動產證券的巨額虧損,搖搖欲墜,被摩根大通銀行收購,但收購資金則由美國聯準會特別融資支應。至今年7月初,幾占美國房貸總額11.2兆美元半數,以房貸及房貸保證為業的房地美與房利美(俗稱“二房”)股價,在五天內分別暴跌五成及七成。因“二房”原具半官方性質,而其所發債券,多為外國央行持有,因此美國政府不得不出手,於9月7日接管,預計最多將各挹注千億美元。

  繼之,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同樣遭遇危機,雖幾經爭軋尋求買主,但因價格談不攏,終於9月15日宣告聲請破產。同日美國銀行宣布,以500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集團。翌日(9月16日)晚美國聯準會同意提供850億美元,緊急貸款給美國最大保險業者美國國際集團(AIG),美國政府則取得該集團79.9%股權,形同接管,使AIG免於破產命運。

  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二家被併購,一家倒閉,剩下的高盛與摩根士丹利情況也非常危急,9月17日股價分別大跌14%及24%。該兩公司為免步另三家後塵,努力自保,要求轉型為商業銀行,並獲得聯準會的同意。這不僅是美國1930年代以來金融體系的最大規模調整,也是過去20年投資銀行以高槓桿操作,少法規限制,高風險、高獲利的華爾街風華終結。

  美國政府在出手採取以上措施處理各大金融機構問題外,為避免進一步出現更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隨即於9月18日美國聯準會偕同全球五大央行,包括歐洲、美國、瑞士、日本及加拿大央行,聯手增注2,470億美元於全球貨幣市場,以緩和美元短期融資市場的壓力,改善流動性不足問題。同時,美國聯邦政府與國會領袖密集協商,研提更全面性的化解金融危機方案,要求國會授權財政部以7,000億美元收購金融機構“不良流動性資產”,希望能夠標本兼治,協助金融市場重建信心。此一信息在上周四(9月18日)市場傳出後,全球股市反應熱烈,周四、周五連續兩日大幅齊揚,形同對美國政府此一作法投下信任票。雖美國國會有些成員對該方案有意見,也遭到部分經濟學者的質疑,但國會領袖表示原則上會與政府通力合作,對原草案可能做部分修正或補充,將於本周內完成立法。

  儘管美國紓困方案獲得國會通過完成立法,可化解流動性短期不足問題,避免金融危機的持續擴大,但對實質面經濟的影響,還要看美國房市何時止跌回升、人民消費及企業投資信心的恢復,以及美國政府此波紓困花了上兆美元,擴大財政赤字的影響,尚待後續觀察。不過就美國此波金融風暴發生的原因及政府因應對策,至少給我們下列啟示。

  社論說,首先要指出的是,去年7月美國次貸風暴爆發後,迅速擴及全球,主要因2000年網路泡沫化後,美國聯準會快速降息,在2004年前將利率維持在60年來最低水準,市場資金過剩到處流竄,市場風險意識極低;加以投資銀行利用財務與科技的結合,創新發行高槓桿次級商品,因收益率高,廣泛被全球投資人接納。因而問題一旦爆發迅速蔓延不可收拾。因此,可獲得兩點啟示,一是央行貨幣政策不能迫於政治現實,讓市場資金過於寬鬆,必須維持“金融穩定”為央行的首要任務。二是金融主管機關在核准任何新商品上市時,必須檢查現行法規有無合理的規範與監管,否則應迅即研訂新的規範與監管後,才准上市。

  其次,美國這次採取的救援行動,值得我們學習的有:

  一、政府各部門間的密切合作,除財政部與聯準會的相互合作外,美國證管會(SEC)也於19日宣布,即日起禁止放空799檔金融股,協助穩定股市。更值得一提的是國會反對黨(民主黨)領袖,也聲明全力配合支持政府紓困方案。

  二、美國執政的共和黨在經濟上一向主張自由,政府少干預。但這次面對危機,甘冒被批評開自由化倒車,而積極干預,甚至禁止放空。顯示理論上雖有各種學派,但在執政者而言,面對嚴重危機時,能化解問題的政策才是最好的政策。

  三、美國政府將問題單純化,將化解流動性不足問題,列為首要目標,不僅即時動用各項有效工具,還動員主要國家央行同步進行,希望迅即穩定全球金融市場。

  社論最後期望,臺灣的新政府能指定專人,研討此波全球金融危機的起因及美國因應危機對策的過程,作為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的參考。 


    相關專題: 雷曼危局 美國金融王國快垮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