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是世界經濟出現放緩,但中國經濟增長仍然是快速的。中國將成為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
中評社北京10月3日電/新華社昨天播發特稿文章說,2008年中國遭遇的種種困難并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中國經濟正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經濟高速發展 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
在全球經濟表現疲軟、內外環境複雜嚴峻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在今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10.4%的增長,繼續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專家指出,相對於去年11%到12%的高增長,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意味著中國經濟過熱的風險部分得到釋放,中國經濟已經步入合理增長區間。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財政收入繼續實現高增長,工業企業實現利潤以及城鄉居民收入等也都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全國財政收入達到4.4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4%。財政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運行,也為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提供了條件。
統計顯示,與財政收入相關性較大的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企業實現利潤、進出口總額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較快,是財政增收的經濟基礎,由此帶動了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及進口環節稅的較快增長。
經濟增長是財政收入的基礎。近年來我國各產業發展速度很快,大量固定資產投資開始形成產能,再加上對經濟結構的及時調整,為我國財政收入進入“收獲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財政收入增長為財政政策進一步向民生傾斜,加強對教育、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同時也有效保障了抗災救災、災後恢複重建和各項重點支出的需要。
在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的同時,我國國民經濟的另一大亮點還表現在夏季糧油再獲豐收,秋糧豐收在望。今年我國夏糧產量達到12041萬噸,比上年增產304萬噸,增長2.6%。這是在農資價格上漲、自然災害頻發的情況下,我國夏糧生產連續第五年實現增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