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一名球迷來到朝陽公園沙灘排球場觀看比賽,為中國隊加油。(圖片來源﹕新華社)
|
“加油”一詞廣泛流傳
然而,所有這一切中國文化符號給外國人留下的印象,均不如兩個簡單的漢字“加油”。這一發音簡單、表達支援與鼓勵的喊叫,已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最實用、流傳最廣的詞語。
不過,外國人認為“加油”一詞很難準確翻譯成英文,因為它可以用於很多情形,比如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汶川加油”“四川加油”的標語隨處可見。
5月起,網上有關“中國加油”如何翻譯的討論屢見不鮮。很多人在BBS上發帖,討論如何找到一個恰如其分的英語單詞來替換“加油”。
隨後的奧運火炬全球傳遞中,“中國加油”很快成為海外學子的共同呼聲,火炬傳遞沿途,隨處可見類似的助威和口號。
母語為英語的線民JSum mer83認為,“中國加油”翻譯成“Go China”不合適,尤其是用於地震時。
線民Lem oncactus提議將其翻譯成“Come on China”“Come on Sichuan”,表示對極為困難的環境下不斷拼搏的支援與鼓勵。
雖然對“加油”二字感興趣的各國朋友嘗試著最貼近原意的翻譯,人們也不得不承認,所有這些翻譯版本,都不如中文原意的“加油”二字來得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