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0日電/中國政府前日“兩率”齊降,揭開了空前大救市行動的序幕。此間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早已備有預案來防範華爾街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及自身經濟下滑的危險;未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將伺機進一步放鬆,繼續降息、免收證券交易印花稅等救市政策在醞釀中。
文匯報報道,按照慣例,重大經濟政策出台前都需要由國務院牽頭開會拍板決定。前日國務院臨時召集發改委、財政部、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宏觀經濟決策部門高層,拍板出台救市政策;隨後財政部、央行宣佈暫免利息稅和降低利率、存款準備金率。
消息人士透露,對於此次救市,中國政府早有預案。近期國務院有關負責人已多次緊急召集財政部、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就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資本市場局勢進行討論,制定下一步救市方案。儘管目前仍未形成統一的意見,但會議上討論的救市措施包括免收證券交易印花稅,實行T+0,加大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入市比例,支持央企及控股上市公司增持或回購上市公司股票,降息等。可以預見,一旦未來經濟形勢惡化,上述措施皆有可能推出。
抗擊風暴保後勁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認為,貨幣政策有必要在短期內連續放鬆,因此年內貨幣政策各項工具都有進一步鬆動的必要和可能。未來宏觀調控在加快經濟體制方面將出台更多政策,尤其是資源產品價格改革,為新一輪經濟增長“蓄勢”。
經濟學者韓昕原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在美國遭遇金融危機之際,中國經濟發展也面臨“後勁”危機,傳統比較優勢下降,經濟內生原動力明顯不足。因此,應對美國金融危機的同時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契機,中國政府應在短期救市的同時,更應著眼長期的經濟轉型,出台相關政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重塑核心競爭力,提高“軟實力”。經濟學家吳敬璉也強調表示,中國傳統模式在要素投入驅動和出口需求驅動兩個方面受到了挑戰,應通過勞動力、科技、服務及信息四個途徑來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