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凱恩將自己與布什的統治切割開來,與魯莽和不能自圓其說的政策唱反調。他主張廢除酷刑、願意關閉在古巴關塔那摩灣的拘留中心,並就移民改革等問題向他的黨施壓,因此在加洲共和黨初選時,獲得了我報的尊敬。
然而,麥凱恩其後卻忽然反口,宣布不會給自己的移民法案投票,並以一個虛偽的方式重新定義“酷刑”。事實上,這場總統競選活動讓人幾乎無法辨認麥凱恩。出於短期的政府技倆,他選擇佩林任其副手是出色的,不過那亦是不負責的,因為佩林是在人們的記憶當中,最不合格的主要政黨副總統候選人。這一決定引發起懷疑,若麥凱恩入主的話,白宮將會由怎麼樣的思維來推動。幸而,大眾表現出更多的鑑別力,早日對佩林的熱情,已經變成整個國家對其參選資格以及對麥凱恩此一決定的嘲笑。
奧巴馬的選擇也告訴了我們一點事情,其戲劇性的決定或許帶來了更大的民意衝擊。不過,除了其個人特質帶來的熱潮,奧巴馬展示出的能力比戲劇更多。他不是一個人的騎手,他是一位共識建立者、一位領袖。
我們對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並不樂觀。他以一腔民粹主義講話,提出向石油企業徵稅,給中產階級家庭退稅,當然會受到歡迎。不過,這對於刺激經濟影響甚微。他對稅收的想法,跟民主黨在過去幾十年提出的相距不遠。
對於最近甚為嚴峻的次貸危機,奧巴馬的反應適當地謹慎;這是一個未知的領域,奧巴馬也不是經濟理論或實踐的能手。
但那也可以。縱使對華爾街金融掌握不夠,但奧巴馬承認其缺乏專業知識,並表現得冷靜,卻激發了人們的信心。
奧巴馬不會在沒有說出最好的思想家和實踐家的情況下,建立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經濟政策,再者,他有許多專才讓他任用。他贏得了一些華爾街人才的支持,不是因為他是他們當中一人,而是因為他們了解到,奧巴馬有能力從廣泛的建議中,提取出一個連貫和可行的計劃。
麥凱恩提出的經濟計劃曾獲我報多次支持:該計劃將能減輕企業和高收入人士的稅務負擔,讓他們得以投資,振興經濟,並僱用新工人。但他對當前的財政狀況的回應一直沒有焦點,令人不安。他急於“擱置”競選活動,並採取行動(儘管行動到底是甚麼,從來都沒有很清楚)。他沒有作出貢獻,反而不是選擇去利用這場危機。
也許有一天,我們回首這場總統競選時,會感到疑惑。事實上,奧巴馬是受過教育和雄辯的、清醒和令人激動的、穩定和成熟的。他代表了這個國家本身,也代表了這個國家的抱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