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1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今年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將於十一月下旬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目前有關代表馬英九出席非正式領袖會議的人選有不同傳聞,但在派出代打以前,馬英九還是應該盡量爭取親自出席的機會。
社論說,APEC是一個半官方國際組織,為了降低政治敏感性,讓兩岸均能參與,成員國均以“經濟體”為單位,領袖峰會也稱為“經濟體非正式領袖會議”。不過多年下來,APEC領袖會議已經成了亞太國家與美國一個重要的元首外交場域。作為一個會員,台灣的地位其實與大陸是完全平等的。
台灣一直想突破限制拉高層級,先後曾爭取由“行政院副院長”、前“副總統”和“立法院長”出席,但一直無法成功,因此轉而以具政治象徵色彩的“總統府”資政辜振甫與“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出馬,試圖以其政治地位隱約突破官階限制,不過這種細微差異只對台灣內部有意義,對APEC已經確立的慣例並無影響。
由於辜老仙逝、李遠哲不願再出馬,最近幾年改由企業大老如林信義、張忠謀、施振榮擔任“總統”特使。綜觀十數年來,台灣領袖與APEC高峰會的距離,其實並沒有縮短多少。
社論說,馬英九就任“總統”以來,兩岸關係趨於緩和,“外交休兵”也成為政策主軸。近來有傳聞指前“副總統”、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可能代表馬英九出席APEC領袖會議。
不過,在程序上、在堅持平等參與權益上,馬英九不能直接就放棄要求親自出席。這些年,就算明知無緣參與,“總統”總還是盡一切努力爭取,而APEC與主辦國慣例上也會送來正式的“元首”邀請函,並派遣特使央請台灣“總統”另派代表,甚至還需要來回多次磋商。亦即禮數上做到尊重,且承認台灣“元首”有充分且平等權利參與,只因政治現實而必須委屈台灣。
社論認為,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最近建議馬英九,“找個頭銜,親自參與亞太經合會領袖會議,未來兩三年極可能成為事實。”說明在新階段的兩岸關係中,台灣參與APEC的模式有可能找到突破點,但是它不會平白降臨,還是需要努力去尋求。但相較之下,也許馬英九會有比過去多一點點的機會。
其實,當北京一直希望促成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時,兩岸領導人在APEC的非正式領袖會議上碰面,應該是個很自然、也有助於兩岸互動的機會,值得北京當局慎重考量。兩岸關係要良性發展,學會彼此尊重,應該是首要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