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另一個曾經的漁村北頭社區,李長春興致勃勃地觀看改革開放30周年展。見到一位抱著孩子的老太太,李長春與她拉起了家常:“看到漁村的變化非常高興,現在你們不養蠔了吧?”老太太笑著說:“沒有養蠔了,現在子女上班、自己辦廠,我在家里帶孫子”。
李長春高興地說,這個村的變化是深圳3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辦些展覽讓後一代知道深圳從小漁村到現代國際大都市的變遷,這很好。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要用生動的事實引導廣大幹部群深刻認識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增強堅持改革開放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自主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廣東已經到了必須破解科學發展難題、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時刻。要加快產業轉移,實現騰籠換鳥,提高產業層次,推動低端產業向山區轉移,推動山區工業化進程,實現全省協調發展受美國金融危機等國際國內複雜經濟形勢影響,當前我國特別是以外向型加工貿易為主的珠三角中小企業面臨著巨大挑戰。就在李長春抵達廣東前幾天,世界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的合俊集團在東莞的兩間工廠倒閉。廣東能否克服當前的困難,抓住機遇調整產業結構,繼續保持率先發展的勢頭?作為廣東的“老書記”,李長春非常關注。他對廣東目前正在推進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等戰略舉措表示肯定,並要求繼續加大力度,“化危為機”,提升產業結構,再上新的台階。
10月18日,在深圳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長春饒有興致地參觀他們的特種計算機系統,有用于“神七”根據溫度或周圍環境來控制開關機等程序的自動控制機箱,有自主研製的被評價為歷屆奧運會水平最高的電子門票……公司董事長陳志列介紹:“這些技術立足自主研發、自主創新,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部分產品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去年深圳市獎給我個人100萬,這是給予民營企業家最高的獎勵。”李長春聽了非常高興,“現在文化教育體制改革,以後院士也要產生在自主創新的民營企業里”。
“老書記”非常關心當前經濟形勢。顧不上白天的調研勞累,簡單用過晚餐後,李長春又連夜召集深圳的一些知名外資企業和大型企業負責人對當前經濟形勢和企業經營情況進行研討。夜很深了,會議室的燈還亮著,討論聲不時傳出……帶著這種牽掛,李長春10月19日走進了廣東易事特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自主研發了神舟系列飛船的機電系統。董事長何思模說:“以前這種設備靠進口,現在完全是我們獨立研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李長春關切地問:“今年企業有沒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一直用人民幣結算,因此沒有受到影響,關鍵是企業擁有自主創新品牌,有多項填補世界空白的專利成果,因此銷售額比去年還有增長。公司的研發資金投入比例一直保持在5%以上。”李長春點頭稱讚:“自主創新的優秀民營企業政府一定會大力扶持。”在外商創新型企業東莞宏威數碼機械有限公司,李長春也對他們利用自主創新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表示了肯定。
10月20日上午,李長春召開座談會,聽取汪洋代表省委、省政府所作的匯報。
汪洋說,今年廣東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保持了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1—9月,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5379.68億元,同比增長10.4%。但是,產業結構不合理、體制機制不健全、城鄉區域不協調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然未得到根本解決。今年以來又遇到嚴重雨雪冰凍災害以及國內經濟政策調整、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尤其是美國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衰退因素的影響等一系列新的困難和挑戰,導致廣東經濟增長速度出現較大回落。1—9月,全省生產總值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3個百分點,也比過去30年的平均增幅低3.4個百分點,這是多年來少見的。
李長春指出,中國經濟現在遭遇嚴峻的挑戰,廣東出現了多年未見的新情況新問題。從近期看主要是國際市場變化、外貿出口壓力增大以及國內生產成本普遍上升雙重擠壓的結果;從深層次看,廣東原有經濟結構模式必須轉變,從而出現了產業轉移升級的陣痛。
改革開放30年,廣東為全國作出了重要貢獻,作出了表率,但從目前來看必須破解科學發展難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必須置之死地而後生,從加工貿易轉向自主創新,加快建立以本土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加大研發投入。
“我來廣東工作時就遇上了亞洲金融風暴”,李長春說,“當時大家就意識到了產業結構的問題,於是採取了一些措施,大力提高山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等。這次金融危機會讓我們認識更深刻。廣東已經到了必須破解科學發展難題、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時刻。要加快產業轉移,實現騰籠換鳥,提高產業層次,推動低端產業向山區轉移,推動山區工業化進程,實現全省協調發展。”他要求廣東抓好“三個轉變”: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動向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轉變,推動出口商品結構從以加工貿易為主向以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為主轉變,加快廣東的產業由低端向高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