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全球金融瀕瓦解 區域穩定可求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5 09:47:22  


  中評社香港10月25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全球金融瀕瓦解 區域穩定可求存”的社評說,近日全球的股、匯、商品及債券市場波濤洶湧持續震盪,昨日全球股市暴跌,香港自難倖免,恒指大跌超過千一點,匯豐更慘變下墜飛象,股價竟跌破九十元。此外,日圓大升英鎊暴瀉,油金價亦插水,這些情況令人擔心全球金融體系正瀕臨瓦解,而歐美出重手救市似藥石無靈,多國的經濟亦將進入冰河時代,如英國三季度的收縮便超過預期。

  社評表示,日前特首曾蔭權講話時指出,美國二、三十年代大蕭條,金融危機的規模較現時小,但影響持續了五、六年,因此本港要小心審慎。特首之言可謂十分應時。當年金融體系還較單純,今天在高度發達的金融資本主義時代,和實體經濟金融化及金融全球化之下,金融體系出事將全面衝擊實體經濟。何況一些跨國銀行的資產規模富可敵國,若出事連國家也頂不住,出現太大不能救(too big to save)的局面。如冰島三大銀行單是外債便已為GDP六倍,國有化後即令國家瀕臨破產。

  社評認為,現時情況確十分嚴峻。之前歐美各國大手注資銀行體系,計劃合共投入約三萬億美元,並通過入股或國有化等激進措施,以圖先穩定一批大型銀行,再由此穩定金融體系。可惜事與願違,即使銀行體系能暫保穩定,非銀行金融部門仍可爆煲,甚至受穩定銀行措施影響而加快調整,從而帶來新的震盪。當前正出現大幅調整的是各類基金,及資產抵押債務產品(CDO)。對沖基金的處境尤其不妙,投資損失日大,再加上融資斷路及客戶贖回潮,許多將會倒閉,有估計指半年內行業規模將要減少四千億美元,收縮二成多。即使風險較低的互惠基金及貨幣市場基金等,亦因銀行存款得到較高保障而引發抽資潮。基金爆煲引致拋售資產,令股市難於止瀉,而且還會觸發骨牌效應。

  與此同時,近日又掀起了一輪國家財政瀕臨破產的風暴,在冰島出事後,多個新興國家亦排隊要求救援。除了亞洲的巴基斯坦外,重災區看來是東歐及拉美。但施行救助的IMF只有2000億美元應急,早晚要“乾塘”,而主要資金來源的歐美發達國均自顧不暇。這場新興經濟危機,雖有各國的經濟缺陷為內因,卻也大多由歐美撤資引發,且除了基金要抽身外,還有美元的因素。美元近期持續升值,再加上海外資產貶值,迫使美國投資者為免受雙重損失,要大舉抽資換回美元,結果又再推高美元壓低海外資產,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美國人在海外投資約十五萬億美元,其中有六萬億多為證券資產,故其抽資足可令全球金融大亂。看來現時正出現這種情況,可稱為“反向美元危機”:一般所說美元危機是由美元大貶值引起,而這次是升值,但其破壞力同樣強大。

  上述的非銀行金融業務及跨國資金調整,數額以萬億美元為單位,且廣及全球,誰人能救?或可免於難者,是金融體系相對隔離的中國,將會成為劫後重建世界的主要希望所在。之前有不少關於中國拯救歐美的議論,但事至如今即使中國願意也無能為力。社評表示,更應考慮者是聯合東亞國家維持區域穩定,泰國已提出成立亞洲的IMF,確是值得探討的辦法。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