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接受“最高檢”特別偵查小組傳喚前,以將進入台灣的“巴士底獄”自況處境。被法國人民攻陷的巴士底獄於十八世紀象徵專制王朝,但對現代人來說,更深的意涵在於自由、平等、博愛法國精神、保障人權及司法獨立。
位於巴黎的巴士底獄在法國專制王權時代,曾專門用來關押政治犯,包括文豪伏爾泰也曾因寫詩文諷刺貴族而被關進巴士底獄。
在民智初開的十八世紀,人民起而反抗君主政權,於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攻進了象徵封建及專制的巴士底獄,成為法國大革命的高潮及法國邁向民主的里程碑,繼而有了“人權宣言”。
七月十四日後來被法國政府訂為國慶日,也稱為“巴士底日”。
外界觀察,因涉及司法案件被聲押的陳水扁,以巴士底獄自況,除認為司法受到政治干預,對他不公,更有爭取社會大眾支持與認同等多面向意涵。
不過,法國的巴士底獄早已不再,原址現為巴士底廣場,中央矗立著七月之柱,頂端是持火炬的自由精靈,用以紀念一八三零年七月推翻查理十世的君權。
巴士底獄雖成遺跡,對已建立民主體制的台灣,其深層的意義是革命激情過後,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仍迴響不絕,人權宣言成為普世遵循的原則,且確立司法獨立價值。
以陳水扁這次在偵查庭中使用的“緘默權”為例,就是司法訴訟過程中,保障當事人權益的機制之一,而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帶給全世界人民的啟發,就是自由、平等、博愛精神,及其後帶給各國的的民主與人權。(來源: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