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3日電/“在這個行業四十四年,我從未見過一個全國性的報紙會沒找不到買主!”資深英國媒體人、曾任英國《鏡報》總編輯,目前在《衛報》負責媒體訊息和編輯的葛林史萊德(Roy Greenslade)感嘆地表示。
他指的是《獨立報》裁員的事。之前圈內傳出,百萬富豪傑克高德史密斯有意介入《獨立報》,但衡量了一下口袋,很快就放棄了。
這與不及十年前,《每日電訊報》急欲易手引發搶購,《快報》和《郵報》兩大集團均參與競爭,最後住在澤西島的神秘富商巴克萊兄弟以高價逼退其他競標者,不可同日而語。報紙真的沒人要了嗎?答案是不盡然,否則,梅鐸為什麼要花五十億美元收購《華爾街日報》?
“關鍵在於,你要什麼,你怎麼去辦這份報紙。”《快報》前總編輯、現任全球多家報業顧問,一年前成功替《金融時報》周末版策畫新版面的理查亞迪斯(Richard Addis)說。
中國時報今天特稿指出,《金融時報》是個很好的例子。當全球平面媒體經營陷入泥淖時,《金融時報》去年收益卻成長了一一%。
該報總編輯巴柏(Lionel Baber)最近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扼要地分析其成功的三個主因為:專業化、全球觀點和國際市場。
根據巴柏,《金融時報》雖是財經專業質報,但政治和文化觀點也比其他英國報紙具全球觀點,所以國際市場,從美洲、歐洲到亞洲的發行都很好,目前已有英文、中文和德文三種語言同步發行。
此外,《金融時報》堅持好的產品,是要付代價的。巴柏表示,五、六年前,英美主要媒體大幅撤除海外特派和辦公室時,《金融時報》反而決定增派海外人員,“新聞全球化是趨勢,我們要自己的人在當地第一手的報導分析。”
巴柏此一說法,與《泰晤士報》前總編輯、目前為梅鐸調到紐約擔任道瓊發行人的湯姆森(Robert Thomson)一致。一年半前,湯姆森與倫敦外籍記者聚會時,曾感慨《泰晤士報》精減海外特派的作法,在他看來,“並不恰當。”
《金融時報》近年來也極力爭取文筆和觀念獨特的專欄作家。像是以創辦《壁紙》雜誌著名的布雷(Tyler Brule),以及有世界五大品酒師之稱的羅賓森(Jancis Robinson),都是該報周末版的專欄作者。
“我們付好的價錢給作者,因為好的產品,是要付代價的。”巴柏說。同樣的,《金融時報》的零售價也不得不上漲,但閱報率未降反升。
當然,一切都不是表面上的那麼容易。整個大環境也也不允許報紙的未來可以過度樂觀。《金融時報》現在雖然賺錢,巴柏承認,十八歲到卅四歲人普遍不看報紙,或擁有不同閱讀習慣,所以《金融時報》的數位和網路系統也持續且加速增強中。
然而,從《金融時報》的經驗裡,至少可以得到一項重要的訊息,即貨品本身必須是個“好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