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大陸著名的兩岸問題專家許世銓曾在《中國評論》月刊上撰文說:他注意到台灣有一種議論說,台灣當前的目標是先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A),以此為“敲門磚”進而加入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其他聯合國組織。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想法和“重返聯合國”做法同樣是不現實的。大陸絕對不允許在聯合國內出現“兩個中國”,更不允許出現“一中一台”。
許世銓在此就談到了我們最為擔心的怎樣談的問題。就算可以談了,但是如果台灣處處從政治效應出發,要在WHA上找出其它不是WHA的政治意圖來,那將直接損害兩岸的一中地位和原則,在這樣的氣氛中,兩岸之間怎樣談都是無濟於事的。
那麽,在WHA問題上,兩岸之間到底要怎樣談呢?我們認為,有四個方面尤為值得注意:
第一,不應將問題政治化、複雜化。連戰曾經指出,為了提升台灣民眾的醫療及公共衛生品質,台當局應從技術層面處理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不應將問題政治化、複雜化,影響台灣民眾的權益。連戰這一段話格外重要,如果台灣能夠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怎樣談的問題就將迎刃而解了。
第二,不要想一攬子解決問題。WHA問題如果能得到比較順利的解決,一定是因為採取了個案處理的辦法。今次的連戰參與亞太經濟合作(APEC)領袖會議,是重大突破,但是也很清楚,這是一個個案處理的辦法。因為兩岸之間積累的問題太多,在沒有完全互信之前,遇到一個問題,協商處理一個問題,積少成多,是最好的辦法。
第三,不要過於急躁,需要有耐心。許世銓曾說:兩岸業已達成的安排,如亞行、WTO、APEC等,無不經過長時間的反復磋商才取得的。以亞行為例,當時的行長藤岡真佐夫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和台灣方面公開和秘密地接觸了20多次,和大陸接觸了30多次,提出了20多種方案,最後雙方雖均不完全滿意,但都接受了藤岡提出的“中國台北”(Taipei,China)這個方案。我們認為,WHA問題同樣複雜、艱巨,也不可能輕而易舉達成共識的,需要預留一個比較長的時間。
第四,不要過度解釋、過度誇大。也就是說,必須實事求是地看待這一問題、解決這一問題。WHA問題就是WHA問題,少跟選舉、黨爭等挂鈎。作為馬政府、國民黨必須有平常心,有真正為人民謀利益的決心和信心。尤其不要通過民意操弄的陳水扁方式來處理問題,否則,很容易變成前功盡棄。
著名兩岸問題專家郭震遠在《中國評論》月刊上發表文章時也說:兩岸關係的所有問題,都必須經由兩岸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得到處理、解決,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尤其是這樣。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是兩岸長期對抗的結果之一,現在對抗已有所減少,但長期對抗導致的各種問題必須經由兩岸共同努力才可能得到處理、解決,而決不祇是“大陸給予台灣國際空間”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兩岸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對方最為關切的是什麼,以及共同爭取對之求解。
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兩岸不要在對抗的心態和氛圍中商談WHA,才能解決怎樣談這個問題,才能實現通過參與WHA,為兩岸人民、台灣民衆帶來最大利益的現實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