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10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舉世矚目的兩岸平日客貨空運包機直航,以及海運直航,即將在十二月十五正式實施,這不僅可以節省兩岸人員與貨物往來兩岸的時間及費用,同時也可以降低企業佈局兩岸的經營成本,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增進兩岸的交流合作與相互瞭解,對兩岸總體經濟發展均有極大的正面助益。
眾所周知,在面對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知識經濟及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客觀事實,世界各國企業紛紛進軍大陸。而台灣本來就是以外貿為主導的經濟體,必須善用大陸作為生產基地,結合台灣的人才、資金、管理經驗等優勢,發揮互補互利、互惠雙贏的效益。而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開放直航,去除兩岸經貿往來的障礙及不必要增加的成本。
然而,過去八年台灣在民進黨執政下,兩岸直航一直無法實現,不但違反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潮流,也無端升高企業的經營成本,使台灣內外企業無法充分整合大陸的資源,造成台灣整體國際競爭力快速流失。也使得台灣海空港口營運地位逐年下降,二○○七年高雄港貨櫃吞吐量可能掉到第八名,不久還可能會落到大陸的青島及寧波港之後到第十位。
社評說,如果我們繼續拒絕開放兩岸直航,對大陸市場採取封閉策略,屆時台灣的經濟發展必將嚴重受創,真正陷入“邊陲化”的困境。例如,美國在台協會辦事處(AIT)處長楊甦隸(Stephen M. Young)就2006年就曾呼籲說:“美方鼓勵台灣與中國談判儘快三通,台灣若要維持在全球供應鍊的重要地點,就需和大陸直航;台灣越慢開放三通,自外於區域經濟整合趨勢的風險就越大。”
所幸,今年五月馬英九就職後,六月兩岸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協商,簽署“包機會談紀要”及“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今年十一月,兩會再度簽署“空運”、“海運”、“郵政”及“食品安全”四項協議,使得兩岸海空直航得以具體落實。
社評說,兩岸直航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意義如下:首先,是增進兩岸人民及經貿往來:兩岸直航降低兩岸人民及貨物往來的時間及成本,可以增進兩岸人民往來的誘因,吸引更多大陸觀光客赴台,同時也可促進兩岸貿易更為密切。
其次,是創造和平氣氛,兩岸若能直航,可以開創兩岸和平、和諧、合作的氣氛,對於改善兩岸關係有極大的助益。
兩岸直航對台灣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如下;首先,增強台灣國際競爭力:兩岸直航降低兩岸貿易成本及往來時間,可以讓台灣發揮位處亞太地理中心的優勢,有利於台灣產業的全球運籌,以時效爭取優勢,並減少其資金積壓,增強國際競爭力,台灣因此可以發展成為資訊產業的運籌中心。
其次,建設台灣成為亞太海空轉運中心:根據“兩岸‘直航’之影響評估”,台灣地理位置優越,又擁有條件極佳之天然深水港,在亞洲海空運具有優勢的競爭條件。兩岸直航對確保我海運地位,也對我發展成為亞太地區航空貨運及旅客轉運中心有一定的助益。而建立亞太海空轉運中心後,並可順勢發展配套的運輸、倉儲、物流、報關、金融、保險等相關服務業,吸收製造業外移之失業人口。
第三,促使台商根留台灣,兩岸直航後,可以降低台灣產品出口大陸的成本,增強競爭力,如此可以促使台商將總部及部分產品製程根留台灣,建立營運總部及全球運籌中心。
第四,吸引外資來台設立總部,兩岸直航後,在政治面可以開創兩岸的和諧氣氛,在經濟面可以降低外資企業佈局兩岸的經營成本,如此可以擴大吸引外資來台,設立營運總部。同時可以促使外資與台商組成策略聯盟,進軍大陸,將台灣建設成“亞洲的門戶”。
社評指出,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展現空前和諧的一面,兩岸海空直航即將具體實現,相信未來在兩岸海基、海協兩會,以及兩岸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為兩岸關係良性互動貢獻最大心力。但是不容穢言,兩岸海空直航後,兩岸人民、企業的往來勢必更加頻繁,有可能會衍生出相關的“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及社會安定等問題,我們誠摯呼籲政府做好配套措施,做好“興利防弊”的工作,讓兩岸直航的效益發揮至最大,讓兩岸人民的福祉因而提升之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