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高增值路線 非走不可
在內地的港資企業於金融海嘯下“叫苦連天”,升級轉移、甚至是轉型之路顯得遙遙無期。劉吳惠蘭承認,是次金融風暴肯定會加重港企的負擔,但所謂“有危就有機”、“柳暗花明又一村”,長遠而言,一定不能放棄升級創新、高增值,這是企業長遠發展必然要走的路向︰ “在金融海嘯下,每個地方都不能倖免,發展亦不能獨善其身,但這過程是陣痛,無論如何痛,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捱一段辛苦日子,便會看到曙光。”
“升級轉型與轉移,差不多是我們(國家)的國策。”她指出,在過去30年,港資企業把製造業帶去珠三角,成就珠三角為舉世矚目的“世界工廠”,“過程是自然的經濟現象”,而隨著“地球村”式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新挑戰,每個地方很自然地需要提供更佳的環境營運︰“我完全理解汪洋書記與黃華華省長,一再提醒要走高增值路線,不再是勞工密集工作。”
原地踏步 必被爬頭
話雖如此,她亦明白港資企業面對包括勞動合同法、出口退稅政策等措施,“在他們未有充分準備下,會有好大壓力,不知如何走這條路”,且這次金融海嘯肯定會加重港企負擔︰“連保住現有的生產和生意已感覺好困難的時候,再要他們有新思維如何做轉型升級,甚至轉移,一定更難分心。”但她強調,“有危自然有機”,且“後浪推前浪”,在目前金融海嘯尚未見到最壞時刻之際,港企更需裝備自己,冀在巨浪中站穩陣腳,加強本身能力︰“如果你站在那裡不向前進,你就會被人爬頭,做甚麼生意都要力求戰勝自己,不止與其他人競賽,也要在自己的產品、工序、技術上走新路向。”
劉吳惠蘭深信,本港具備足夠的人才,配合創新科技,可推動本港作為知識型經濟體系,並開拓創新科技路線︰“雖然好多人可能會帶著一種態度,認為香港會走一個好商業的金融中心作為經濟支柱,我認為這需要培植,亦不是可以誇口講這是很容易做到的目標;如果我們不去做,就永遠不會成功。”
力推“食腦大計” 尋夥伴 “最好畀人追”
知識型經濟時代來臨,創新、設計、包裝、營銷、創意產業無一不印證著“食腦至上”。由虛擬經濟重歸實質經濟,劉太力推創意產業“食腦大計”。
她笑以每年一度的設計營商周逐漸發展成亞洲聞名的“品牌”項目為例,她透露有個國家已主動來接觸,希望下年由他們出任夥伴國家:“最好就是畀人追,大家拍住做!”
素來直率的劉太,沒有任何“官架子”,由金融風暴談到珠三角港資企業如何升級轉移,她直言“危中有機”,世事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特區政府不僅著力於短期協助中小企渡過難關,長遠也關注香港的競爭力及新的經濟路向。
由創新科技應用說到創意產業,她更笑得燦爛,幾不能停,主動透露創意產業辦公室明年4月“開工”:“我好興奮!覺得香港創意無限,做創意事關心靈洗滌,好看的漫畫會令人發燒的!”劉太尤愛談“創意”,舉凡電影、電視廣播、漫畫、設計、廣告、出版,她都能一一列舉香港的成功經驗,嘆言香港有很強的創意產業,唯一可惜是未有產生巨大的社會協同效應,市民普遍的認識也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