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動員是國家應急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的“穩定器”之一,國防動員不僅具有“應戰”功能,而且具有“應變”和“應急”功能。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同時也都力爭將國防動員體系日趨完善。因此,同中國一樣,美國國防動員為適應信息化戰爭需要也不斷進行著調整。
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歷來非常重視動員準備。美國在國會立法的基礎上,建立了以總統為決策核心,以政府部門為執行主體的國防動員體制。國會中許多專設委員會都承擔某些動員職責。例如,參議院武裝部委員會負責軍事計劃和國防開支的核准、戰略物資的確定和選征兵役制度的實行。國家安全委員會設有“緊急準備和動員計劃政策協調委員會”,就國家動員政策的制定和緊急動員計劃的執行等問題在各個部門進行協調。美國國會、政府和軍隊參與動員工作的主要部門多達80多個,其中國會占1/3,軍政系統占2/3。這反映出,美國國防動員日益社會化。
為了拓展國防動員的領域,美國積極實施政治、外交、媒體、信息等領域相結合的綜合性動員。這一點在近幾場局部戰爭中已經有明顯表現。伊拉克戰爭中,美國首先以政治動員打頭陣,同時利用外交戰展開心理戰,此外又運用各種媒體聲音為戰爭造勢。最終爭取了45個國家的支持,國內民衆對伊動武的支持率一度也達到7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越來越重視將新聞媒體的動員列入戰爭動員的行列。在被視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現場直播”的戰爭——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反複播放各種精確制導炸彈準確命中目標的鏡頭,積極為戰爭制勝營造有利的輿論氛圍,這對瓦解伊軍心理起到了催化作用。
據悉,為打贏宣傳戰,美軍組織了多達550人的隨軍記者並進行了戰前訓練。此外,綜合開發和運用電子戰技術、戰略遠程指揮控制技術、空中加油技術、精確制導技術等“信息”動員也不可或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