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連接器等零組件,邁向成品組裝,由上而下的整合方式,也為鴻海鞏固了後來三年的成長動能,二○○五年、○六到○七年,分別為新力(Sony)、蘋果(Apple)代工PS3、iPod與iPhone,加上桌上型電腦成長未衰,鴻海始終能夠享有三成的營收年成長率。
今年,最火熱的低價筆記型電腦零組件,鴻海並非最大受惠者;至於蘋果的iPhone,前有景氣顧慮,後有Google Phone追兵,連蘋果本身都得保守看第四季。
消費性電子產品占鴻海營收接近三成,專責手機代工的富士康(FIH)又貢獻每股稅後純益(EPS)約兩到三成,鴻海營收與終端市場景氣緊緊相連,難怪麥格里證券在上週發出鴻海的報告,認為本季營收成長率可能持平,並預告著十二月有可能出現與淡季六月相當的千億元營收表現。
第二步,加強研發 趁不景氣挖角強化體質
至於這幾年成長始終維持兩成以上的筆記型電腦組裝,“看起來是少數能夠幫助鴻海的新產品了,”楊應超認為。
鴻海兩進兩出筆記型電腦組裝代工,到今年為止,還只有蘋果與新力兩大客戶,戴爾小量出貨,貢獻仍有限,鴻海手中有的筆電客戶,仍屬自有研發能力強者。一如仁寶總經理陳瑞聰與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所分析,研發,還是這些筆電代工廠(ODM)強於專業電子代工廠(EMS)之處。
郭台銘重新回到戰線上,也看到這個問題,除了持續挖角其他筆記型電腦團隊,還趁著美國不景氣,從矽谷找來好幾個伺服器等系統產品的研發隊伍,希望加強鴻海在研發的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