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後,布什以“反恐總統”的強力形象贏得國民的普遍支持,一度成為有統計以來美國支持率最高的總統:92%,連二戰之後的杜魯門和海灣戰爭之後的老布什,都難以望其項背。然而,時至今日,貶斥、批評甚至是挖苦都漫天襲來,支持率慘跌至24%——60年以來的最低。這種人生的大起大落,其中滋味,他人難知。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對伊戰爭民調上。當初,80%的民衆支持出兵伊拉克。然而,這是一場賭對了開頭,卻沒有押中結局的戰爭。截至2008年9月,美國舉債6530億美元投入這場戰爭,被認為是次貸危機爆發的誘因。於是,數據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反對伊戰的變成了80%。也許布什心中很委屈,但作為美國總統、三軍統帥,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最差總統”有多差
109位學者把布什評為美國歷史上最差總統。《時代》周刊評論說,布什最後的日子百無一用。在當前美國輿論眼中,布什政府的“成績單”不是糟不糟的問題,而是究竟糟到何種地步。
他的政績主要有兩個“亮點”。一是在“9.11”之後,美國本土迄今未遭到重大恐怖襲擊,這似乎不能說與布什加強反恐無關。二是雖然發生了金融危機,但尚未出現類似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布什力促救市,或有功於此。
當然,其他的“亮點”還包括積極援助非洲對抗艾滋病、推動老年人處方藥計劃和減少政府對宗教項目的干預等。還有就是國務卿賴斯力指八年裡美國跟亞洲包括中國及印度關係的發展良好,是布什執政的一大成就。
但這些功績早已被他的失誤淹沒。人們如今已經熟悉的許多新詞,都會讓人聯想起布什的“負面遺產”:蝴蝶選票、竊聽門、卡特里娜飓風、開除聯邦檢察官、沃爾特.里德陸軍醫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阿布格萊布監獄、特工門、水刑、關塔那摩和經濟衰退。
而布什政府更為嚴重的“硬傷”則在於,由於推行牛仔式的“布什主義”,美國的國際聲譽受到重創。
等待“隱居”生活
面對指責和批評,布什倒是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淡定。他的“軍師”卡爾.羅夫說,在白宮上班時,只要每天早晨翻開報紙,迎面而來的,都是有關布什政府的負面報道,因此心情壓抑。“但總統總是說:別管這些。等我們都死了以後,歷史會做正確評判。”
他會跟記者一起騎山地車,在人仰馬翻之後繼續跨上車座;他會熱情地摟著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肩膀合影,還會在會談間歇,向他索要奧運會籃球賽門票;他會站在“9.11”之後的廢墟瓦礫上煽情,也會在鏡頭面前“反思”自己決策的失誤。他還試圖讓繼任者明白:對一位總統來說,要明白的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會有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他如是告訴奧巴馬:“如果我能幫助你,儘管跟我說。”
現在,布什在靜靜等待遷出白宮的日子。他希望在離任後過“隱居”生活,返回得克薩斯州的老家“好好歇一口氣”。反正,他已經有了計劃:演講掙錢、建圖書館、寫回憶錄……跟其他退休的總統無異。曾當過教師的夫人勞拉也希望回到德州後能重返教育領域,以及為“阿富汗婦女權益工作”。
年輕時的布什曾喝酒作樂放縱過。可是,有前總統父親這座大山在前,他只有壓抑自我,走家族需要他去走的路:結婚生女,子承父業。無論如何,布什都要感謝父親和命運。有賢妻一直支持他、陪伴他,這對於年逾花甲的布什應該是莫大的安慰。至少再騎山地車的時候,也不怕摔倒了沒人攙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