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之瑜:政治上,內戰敗北的國民黨一直是在台灣的中國象徵。 |
中評社台北1月3日電(作者 石之瑜)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三十周年的大會講話中,對1993 年以來親台獨勢力所提的幾乎所有議題都表示願意配合,前提是只要台灣肯與大陸繼續留在一個中國的歷史脈絡中共同努力。目前,在台灣執政的國民黨所無法克服的,卻正是不知如何面對這個歷史脈絡所帶來的困擾,即使就連台獨都已經默默加入撰寫著這個共同的歷史,國民黨卻仍然不能面對。
胡錦濤講話中把國共內戰的問題轉化成是中國內部的歷史問題,恰好點出國民黨在台灣的困境。政治上,內戰敗北的國民黨一直是在台灣的中國象徵,所以,在台灣與國民黨鬥爭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擺出與中國鬥爭的姿態,而且果然真的就把國民黨鬥垮了。二十餘年下來,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的政治僵局,導致今天國民黨高層聞一個中國而色變。
其實台灣的台獨勢力從來沒有認真追求台獨過,他們追求的是一種為台獨努力的感覺。今天他們陷入淪亡的感覺,也絕不是真的遭受到生活福祉的威脅或政治自由的剝奪,而是不知如何繼續為台獨而努力的沮喪所致。這種感覺在國民黨執政後更形強烈,導致國民黨在開展兩岸關係時,因為揭露了台灣與大陸分不開的現實,也覺得自己為德不卒,不敢聲張,以免又成為台獨不彰的罪魁禍首。
現在,由於兩岸間一連串突破性發展,引發此間包括台獨在內的自居愛台論者質疑國民黨對大陸讓步太多,喪失“台灣主權”。令愛台論者股慄的包括對外事務休兵,駐外武官降級,達賴訪台不得其門而入,官員赴大陸解禁,搬走“國旗”迎接大訪者,開放熊貓來台統戰,國台辦對台商大放利多吸資,等等不一而足。故胡錦濤配合台灣的關切而提的全面性講話,反而將加強國民黨陷於失語的尷尬狀態。
然而,國民黨這些不勝枚舉的舉措與鄰近東京相比,兩者中國政策似又無分軒輊。事實上,民進黨自己對北京讓步的紀錄也所在多有。當民進黨開放晶圓廠跨海,提高赴大陸投資限制,著手直航談判之際,東京並不緊張,台灣批評者尤少,致國民黨以為自己可以有樣學樣。民進黨每次衝撞台獨禁忌後的調整,適得其反地迫使各國一再公然否定“台灣主權”。但包括支持東京對華讓步的日本論者在內,台日愛台論者都只質疑國民黨為投降。
簡言之,認為國民黨對大陸的開放將造成台灣淪亡的,確實並非是根據國民黨的政策效果在判斷,而是根據歷史所形成的國民黨屬性在判斷。國民黨的所謂反台,是歷史反台,不是政策反台。就像今天若說國民黨反共,充其量是歷史反共,不是政策反共。矛盾的是,國民黨的歷史反共把國民黨鎖在中國的歷史脈絡裡,也就註定了國民黨今天擺脫不了歷史反台的指控。
與國民黨相比,東京是恐中症患者,不論私下如何不滿中國,或同情台灣,凡有公開發言,乃至於對教科書或參拜祭祀問題的拿捏,無不對北京察言觀色。或是二戰以降對中國罪惡感作祟,或是將中國當成巨大陰影的文化習性使然,或是覬覦龐大市場的機會主義悸動,或是懷抱亞洲主義理想而忍讓所致,乃遭右翼指責為日本“國家”不正常的症候群。
李登輝批判日本媚共,日人對李登輝好感卻只升不降。反而早年保釣反日又反共的馬英九,無論如何展現知日努力,傳達合作誠意,仍都不能取信。愛台論者遇日人媚共不以為意,即使東京一再配合北京,對台灣爭取國際空間僅給私下口惠,愛台論者多不以為忤。不過,對當前國民黨以東京為師的兩岸和平共榮政策,各界則均感焦慮。馬英九愈表演自己反共來平衡視聽,可能就反而愈引發愛台論者直覺他是反台。
由此可見,愛台論者不相信的是國民黨,不是其政策。一言蔽之,老國民黨熟悉日本事務的前輩花果凋零,中生代缺乏懷舊的殖民之戀,更無留日交往經驗,反而力爭與大陸重建聯繫,所以在對中國充滿疏離情緒的日台殖民文化圈中,缺乏國民黨的同情者。遑論當國民黨亦步亦趨追隨東京對北京的妥協步伐,行為雖同而心卻不同,自更促發焦慮。
國民黨守著“中華民國”主權,而“中華民國”的主權記憶包含了南京大屠殺與光復台灣,對於日台各界眼中的“台灣主權”,這種記憶無異於天敵。其結果,“中華民國”主權同時是歷史反共與歷史反台的證據,鎖死了國民黨的歷史反革命罪名。此何以在愛台論者眼中,即使國民黨願意對大陸開放是北京戰戰兢兢的統戰求來的,都比東京對北京的卑躬屈膝更為可誅,因為這是國民黨的歷史已經決定的事,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迄今無法成為一個中國議程上有效的對話對象。(作者 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