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泉在位時,美日關係推至最高峰。 |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共同社報道,2001年9月25日,“9.11”事件發生兩周後,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抵達華盛頓。他在下榻飯店的留言簿上署名後,又用剛勁的英文字體寫下了“我們堅決支援美國”。被稱為有史以來日美關係最良好的“蜜月期”由此開端。
之後日本相繼向伊拉克和印度洋派遣自衛隊。美國政府人士回顧說:“以‘這很難辦’為口頭禪的日本發生了變化,對此印象特別深刻。”
從2003年開始,美國國防部在關於恐怖主義的年度報告中寫入了朝鮮綁架日本人的問題。這是在小泉.布什“特殊關係”背景下美方做出的讓步。2006年4月,布什在白宮接見了被綁架者橫田惠的母親。日美關係當時處於巔峰狀態。
兩年半後的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之夜。在華盛頓郊外的一個研討會上,美方相關人士突然對日本政府官員耳語道:“明天就要把朝鮮從‘援恐國家’名單上删除了。”日本官員的最初反應是“這不可能”。外相中曾根弘文當天在與美國國務卿賴斯的電話會談中曾有針對性地提出,希望美國在決定為朝鮮摘除“援恐”帽子之際“由總統直接向首相做出說明”。日方原以為這樣以來美國在周末宣布“摘帽”的可能性便不存在了。
當在華盛頓的日本官員對“摘帽”消息的可信度表示懷疑時,對方出示了美國政府的內部文件。這位官員看了後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上面清楚寫道“明天上午10點將召開記者會”宣布上述決定。
美國駐日大使希弗對這一消息也感到震驚。一直向華盛頓忠實轉達日方想法的希弗和賴斯進行了通話,據稱兩人交談的氣氛很不愉快。
在小泉.布什的歡宴後,日美逐漸各奔前程。日本在綁架問題上過於依賴布什,美政府高官就此不滿地表示“希望日本自己駕馭”。對日方來說,布什從綁架問題的“最佳理解者”搖身一變成了“背叛者”,而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日方對這一轉變的驚愕本身就是過分奢望的產物。
向政府提供對日政策建議的美方相關人士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小泉之後日本對美國的期待值飈升”。他認為日美關係進入了結束蜜月期的“嚴峻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