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5日電/香港中華總商會新任會長蔡冠深5日在此間表示,受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香港經濟已步入調整期,展望2009年,香港經濟仍面臨嚴峻挑戰,但有中央政府的支援和香港本地基建項目的展開,相信香港經濟在“危”中能夠找到發展機遇。
新華社報道,蔡冠深在香港工商業研討會上指出,回顧2003年非典在香港引發的經濟危機,正是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和《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等政策的實施,為香港經濟走出低谷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他表示相信,這次香港經濟的復蘇,內地因素特別是中央政策是關鍵。
他說,2008年年底,中央公佈了14項支援香港經濟發展的措施。這些措施不但考慮到香港應對金融海嘯的困難,更從長遠可持續的角度指明瞭香港經濟的發展策略。
蔡冠深表示,在人民幣業務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簽訂的貨幣互換協議將在實質上擴大人民幣在香港的流通量,為香港發展各種人民幣金融產品提供基礎。另外,允許符合條件的內地企業在香港以人民幣進行貿易支付,將有助於香港和內地進出口企業降低匯率風險,併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創造條件。
他指出,在構建大珠三角都市圈方面,中央政府在擴大個人遊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放寬深圳居民來港的限制。這意味著,包括深圳在內的珠三角地區的居民和香港的聯繫將更加密切。他們來港的目的可能不再是短途的旅遊,而是日常的消費,這將改變整個區域的居民的生活模式,併為香港經濟特別是零售業注入新的動力。
同時,加快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等對區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項目的進度,不但有助舒緩2009年香港經濟增長放緩和就業市場緊縮所帶來的壓力,從長遠而言,更會促進香港和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融合,為兩地的發展創造雙贏的局面。
蔡冠深強調,由於香港擁有得天獨厚的“內地因素”作為後盾,2009年的香港經濟在“危”中仍充滿發展的機遇。香港必須善用“一國兩制”的優勢,深化與內地的經濟融合,促進經濟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同時,香港也應利用本身金融體系的優勢,為國家的金融發展等提供協助。這不但為香港經濟帶來更多元化的動力,更可為國家的富強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