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表點評文章說,大陸國務院國家改革發展委員會八日公布“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12)”,推動廣東、香港、澳門的高度合作,這是非常值得台灣深思的。
根據這份厚達五十頁的綱要,粵、港、澳三地將在交通、電信、能源融為一體,並在醫療、保險、社會保障方面合作,目標是在2012年實現小康(比全大陸提前八年),2020年實現基本現代化;並且把目前被稱為“世界製造業基地”的珠三角,提升為“世界先進製造業基地”。這將會是粵、港、澳的三贏。
反觀台灣,明明在九十年代前期,國民黨政府的技術官僚,包括當時的“行政院長”連戰,就不斷強調“兩岸關係以經貿為主軸”,連當時領導人李登輝也跟著說,“台灣的經濟發展要以大陸為腹地”。政府因而擬定了建立“亞太營運中心”的規劃。
文章指出,但李登輝於1996年連任後,隨即於八月宣稱“要改變以大陸為腹地的亞太營運中心策略”;同年九月提出“戒急用忍”。如此斬斷了兩岸經濟合作的機會。陳水扁的八年執政,更是以政治台獨來推動經濟台獨。使得台灣一直未能運用好高速發展的大陸經濟。
直到去年,由於國民黨重新執政,才在十二月完成兩岸三通,而這是國民黨技術官僚在九十年代前期就提出來的。無怪乎吳伯雄主席於上個月在上海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閉幕詞中說,台灣“回到了兩岸關係以經貿為主軸的正確路線”。
我們堅定認為,兩岸加強經濟合作有利於台灣。面對珠三角的加強合作,台灣不能袖手旁觀。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這三年提倡“海峽兩岸經濟區”,希望結合台灣的力量,共創台閩繁榮。若以腹地觀點來看,台閩之間本有小三通,現又完成大三通,福建絕對可做為台灣的腹地,就看台灣方面如何規劃及兩地如何合作。
世界知名的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早就說過,台灣經濟未來是與大陸經濟競爭,將來則是與大陸的區域經濟競爭。前年廣東一省的總產值已超過台灣,今後粵港澳合作,更無可限量,台灣必須認真思考。民進黨與台獨人士更不要以“被併吞”來抵制兩岸經濟合作,事實上,這必然是在維持兩岸政治現狀的基礎上所進行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