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時報:用清平的心境去消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8 14:34:20  


台灣在元月18日發放消費券,每人新台幣3600元。(中評社 鄒巧韻攝)
  中評社台北1月18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證嚴法師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出“清平致富”的觀念,發人深省。法師對於台灣社會的奢華之風不表認同,也對大家鼓動消費購買、滿足無法饜足的慾望不以為然。法師期待大家能從心境上清淡寡欲、平和安祥,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充實、圓滿的富裕感。 

  正巧,一月十八日是發放消費券的日子。由於消費券必須花掉才有實益,故政府大老早就開始鼓勵、教導民眾如何花用。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常在攝影機前上街血拚,花錢給民眾看,將來甚至會大方加碼,把三千六的消費券膨脹,外加不少現金以購買價錢高上許多的商品。官員們這樣鼓勵民眾拚命消費,是否有違證嚴法師開釋呢?我們認為,鼓勵消費與法師開釋之間存有若幹誤解,也許該把它釐清,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矛盾。 

  社論說,依“經建會”規劃,消費券的目的就是刺激消費;這是經濟大恐慌時期標準的凱因斯學派邏輯。凱氏認為,經濟大蕭條時工廠機器閒置、產能過剩、雇用不足,供給能量根本不是問題,關鍵在需求與購買。只要買氣夠旺,工廠產品賣得出去,老闆就一定會加雇員工,失業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一旦勞工有了收入,自然也就會加入購買者的行列,於是又進一步解決了民間購買不足的問題。簡言之,經濟大蕭條時期,是一個“需求創造供給”的時代─這就是最標準的凱因斯學派邏輯。 

  經濟社會的需求從何而來呢?大致而言有四個面向:民間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淨出口額。凱氏認為,民間投資行為繫之於生意人的衝動(凱氏戲稱為“獸性”),並不足恃。就台灣而言,出口的目的地國如美、歐的國內經濟皆不景氣,他們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當然也不太可能大舉購買台灣的出口品。於是,比較能仰賴的社會需求,就只有政府購買一項。消費券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政府支出,以國家預算編列經費,交給人民去使用。凱氏當年大力鼓吹消費支出、政府購買的好處;他認為,在經濟恐慌時期,消費才是硬道理,儲蓄反而不是美德。 

  凱氏指出,經濟蕭條時若大家都儲蓄,會使原本已然不足的買氣更為凍結,社會的有效需求更低。於是,工廠的生產會愈少,其雇用自然會愈低,也造成更多的失業。總之,消費低會造成高失業與低所得,到頭來每人所得更低。而由於儲蓄通常會受所得正向牽動,故當所得減少時,儲蓄也會減低。因此,人民普遍想增加儲蓄,最後反而造成儲蓄的減少。凱氏將此現象稱為“節儉的矛盾”。由此可見,凱氏鼓吹消費似乎已經走火入魔,不只訴說花錢美好,甚至對儲蓄之整體不利碎碎念。 

  凱因斯與證嚴法師的邏輯有何必然矛盾嗎?我們認為沒有。證嚴法師期待心境平和,凱氏著眼物質經濟康莊運作。從史料記載來看,凱因斯也絕不是奢華的人;他鼓吹消費,只是純然為了解決三○年代的經濟大恐慌。凱氏善用比喻、愛說故事;其“節儉矛盾”、“需求創造供給”等論述,顯然只是經濟蕭條時期的簡化比喻,希望以此而說服社會大眾“增加有效需求”的重要性。一旦經濟回復正常運作,當然也沒有必要鼓吹消費。而即使鼓勵個人外出消費,也不表示心境上不清不平。 

  三○年代經濟大恐慌最嚴重的時期,美國五一○○萬勞工之中,有一三○○萬人失業,失業率達到二五%;歐洲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對這樣的大衰退,凱氏提出鼓吹消費論,其實也如證嚴法師一樣,是菩薩心腸,只是從不同的角度聞聲救苦而已。釋迦牟尼在諸多經典中以各種比喻化度世間煩惱;他說,告訴住戶門外有金銀財寶,以吸引他們離開不自知將傾倒的危宅,不能算是欺騙妄語。對凱因斯而言,也許鼓勵消費只是一種吸引民眾脫離經濟衰退的世俗比喻而已。 

  社論說,今天,我們領消費券。明天,我們去消費;用清平的心境去消費、去幫助度過經濟難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