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1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北京昨日發佈二零零八年“國防白皮書”。與以往歷年的“國防白皮書”相比,這份“國防白皮書”最大的特點,是首次公佈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國防費變化的基本數據,並對三十年來國防費投入的三個十年進行定性和定量比較分析,闡述國防費增長與國內生產毛額GDP、國家財政支出增長之間的內在關聯,以及中國年度國防費與與世界主要國家國防費的比較數據,包括中國與各國國防費佔GDP份額的比較,數據顯示中國國防費佔GDP份額低於世界各主要國家。這一變化,除了是在軍事領域亦遵循胡溫體制“政務透明化”的承諾之外,也展示了中國政府在國防領域的自信。當然,對於“中國威脅論”,也作出了有力的駁斥。
由於中國的軍事佈局及部署,防範“台獨”事變佔了很大的比重,因而不少台海觀察人員在閱讀這份“國防白皮書”時,十分關注有關台海防衛的部分。當然,由於在二零零八年,台海局勢生了重大變化,經常發表“台獨”言論並有實質的分裂國土動作的陳水扁已經下台,台灣地區的新領導人馬英九堅持“一中”原則,承認“九二共識”,主張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並簽署和平協議,並以推動兩岸空中及海上直航的實際行動,推翻了以往台灣軍方的“直航威脅台灣防務論”。這一重大變異,也就決定了二零零八年度的“國防白皮書”,在台海防務政策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調整。
實際上,二零零六年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曾將“台獨”列為“影響中國安全環境的因素”之一,並強調“台灣當局實行激進台獨路線,加緊透過所謂憲政改造謀求台灣法理獨立,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台海及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而二零零八年度的“國防白皮書”則認為,“台獨勢力謀求台灣法理獨立的圖謀遭到挫敗,台海局勢發生重大積極變化,兩岸雙方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恢復商談並取得進展,兩岸關係得到改善和發展。”這就顯示,隨著台海局勢的變化,北京的台海防衛政策已趨向軟化,並展現了善意。
但是,由於台海局勢的緊張和緩與否,不單止是受制於台灣地區領導人的“一中”政策,還受制於國際格局;而且威脅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因素,也不單止是“台獨”勢力,還有東突、“藏獨”等分裂主義勢力,故二零零八年度“國防白皮書”相關的論述,仍是呈現“軟中有硬”的姿態。除了是強調指出“外部安全環境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對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影響增大。美國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繼續向台灣出售武器,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地區和平穩定”之外,也特別指出,“中國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期,維護社會穩定面臨諸多新情況新問題。台獨、東突、藏獨等分裂勢力威脅國家統一和安全。恐怖主義、自然災害、經濟安全、信息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問題的危害上升”,從而指出了中國的安全環境雖然繼續有所改善,但仍面臨著長期、複雜、多元的安全威脅。因此,“國防白皮書”的主調,仍是張弛有度,應硬則硬,應軟則軟。
關於台灣軍民最為關注的東南沿海導彈部署問題,“國防白皮書”也有涉及。在首次單獨列章的“第二炮兵”部分指出,“第二炮兵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貫徹自衛防禦核戰略,嚴格執行中央軍委命令,以保證國家免受外來核攻擊為基本使命。第二炮兵所屬導彈核武器,平時不瞄準任何國家;在國家受到核武脅時,核導彈部隊將提升戒備狀態,做好核反擊準備,懾止敵人對中國使用核武器。”
這段論述,準確地表述了中國政府的核武防禦政策。但可能是由於專門針對“核威脅”而論,因而其“平時不瞄準任何國家”之說,就顯然是不包括台灣地區。因為台灣並不是國家,而且台灣軍隊也未擁有核武器,並非“懾止敵人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的對象。
然而,這段論述似乎將會使台灣地區的軍事戰略研究家和政客們大失所望。其一、是“國防白皮書”的“核武器不瞄準”承諾,並不包括台灣地區;其二、是並未回應馬英九提出的“撤除對台導彈”問題。
國防部相關部門似是已意識到了這一點,因而作好了周延的準備。在昨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有備而來地回答了路透社記者有關“對台導彈是否撤除”的問題。國防部新聞事務局長兼國防部發言人胡昌明大校對此答道,我們的“白皮書”對當前台海局勢發生重大積極變化進行了描述。當前兩岸關係步入了和平發展的軌道。今天這個局面來之不易,應該說改革開放三十年和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成就,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可靠保證。台灣問題涉及到我們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是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肩負的神聖職責,也是憲法賦予軍隊的重要職責。我們進行有限的軍事部署,完全是根據國家的安全利益,維護民族根本利益、國家核心利益的需要,什麼時候調整,也將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而定。”
二零零八年度“國防白皮書”的另一個遺憾,是未將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去年底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週年座談會上,關於“雙方可挑選適當時機,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並探討建立軍事與安全機制,以建立互信”的建議寫進去。盡管胡昌明昨日在新聞發佈會上作了補救,指出“兩岸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有利於雙方減輕軍事安全疑慮,有利於穩定台海局勢,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但似是“份量”並不足夠。
為了貫徹執行胡主席的指示,似乎軍方宜作出一個正式的聲明,如透過“八一”建軍節發表文告、談話或招待會講話的機會,正式向台灣當局作出相關呼籲,甚至是邀請台灣現役或退役將領以個人名義觀禮兩個月後的閱兵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