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據美國《加利福尼亞貝克斯菲爾德報》1月16日報道,新一代高空長航時科研平台——“全球鷹”無人機,15日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德賴登飛行研究中心首次亮相。這些“全球鷹”將以德賴登為起降基地,從今年3月起開始在太平洋海域執行6項科考任務。據稱,這將是此種無人偵察機首次執行非軍事任務。
無人偵察機也要“軍轉民”
這批“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全部來自軍工產業巨頭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於2007年9月由軍方移交給美國航空航天局。目前,美國空軍已經裝備了更新型的無人偵察機,所以這些老型號的“全球鷹”就交給科研部門執行科考任務。
根據不同的任務需要,包括維護傳感器和科研儀器在內,美國航空航天局每年將在“全球鷹”上花費200萬至400萬美元。該項目的合夥人還包括防務承包商,雙方共同負責地面控制站運行、設備維修和無人機的操作。另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與美國能源部也打算利用該項目從事科考活動。
“全球鷹”能在2萬米高空飛行30小時以上,其遠航能力可以幫助科學家驗證從氣象衛星上獲取的數據,了解氣候變化並跟蹤飓風。機上搭載有專門的儀器,既可用於遠程遙測,亦可原地探測,這些複雜的設備需要龐大的科研團隊來操作。
科研之餘“兼職”搞情報
美國科學家保羅·紐曼把“全球鷹”稱為“衛星和飛機的混血兒”。不過,衛星每天只能執行一兩次任務,而“全球鷹”可以在任何時候獲取數據,完成各種“難以置信的工作”。空氣采樣就是其中之一,無人機把空氣吸入瓶子當中,以便科學家們分析氣體樣本。這次,紐曼將和一個科研小組一同操作無人機,並開展相關研究。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研究員戴維·法埃也表示,他們想利用“全球鷹”獲取北極地區的溫度資料。“我們認為人類活動導致北極氣溫升高,但北極太遙遠了,缺乏相關資料。依靠無人機獲取的信息,就可以知道氣溫為何持續升高,並驗證相關理論。”此外,人們還將用“全球鷹”跟蹤風暴路徑。“研究飓風的科學家想了解暴風雨的形成過程,弄明白它的運動方向、運動形式和時間。”法埃稱。
《青年參考》報道,然而,一些軍事分析家卻認為,“全球鷹”本質上仍是不折不扣的軍用偵察平台,從研發到試飛全由美國空軍負責。另一方面,此次科考的目標區域包括亞太,機上的儀器也兼具軍事用途。所以,如果人們有朝一日發現這些無人機在進行科研之餘,還從事著搜集軍事情報的“副業”,也沒必要對此感到多麼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