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軍榴彈炮部隊向加沙城內開火。(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從當地時間1月20日起,以色列國防軍著手撤離在加沙地帶的最後剩餘部隊,這標志著去年年底開始的大規模軍事打擊告一段落。截至目前,以軍打死了超過1300名巴勒斯坦人,其中一半是哈馬斯成員,自身只損失大約一個班的兵力。毫無疑問,“鑄鉛行動”向世人展示了以色列軍事機器的高效率,但這對根除巴以爭端並無決定意義。
哈馬斯慶祝“勝利”
據美聯社報道,就在以軍緩慢撤離的同時,哈馬斯武裝紛紛離開避難所,在被炸成廢墟的街頭慶祝“勝利”,加沙重又成為綠色旗幟的海洋。儘管城市想恢復原狀至少要5年時間,幸存的哈馬斯領導層仍然堅持自己是過去3周衝突的真正勝利者。他們在廢墟上拉起巨大橫幅,上面寫著:“哈馬斯勝利了,以色列已承認失敗!”
然而明眼人都清楚,自始至終,武裝到牙齒的以軍牢牢掌握著戰爭節奏。根據公布的戰報,以軍在“鑄鉛行動”中摧毀了情報機關列出的幾乎所有目標,還切斷了伸進以南部領土的全部地道。戰前,哈馬斯在加沙建立了6個戰鬥旅,它們在衝突中基本被擊潰,多數指揮官或死或俘。
以軍情報官員表示,哈馬斯的實力至少下降了60%,即便與手下敗將法塔赫相比也不占優勢。這正是以方最希望看到的情況。
數字化技術戰場揚威
《青年參考》報道,自21世紀初開始,數字化戰爭理論從美國傳播開後,以色列國防部便希望創建一支精幹、快速的軍隊,並將通信系統、指揮官、士兵和武器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戰場計算網絡,“公司將自己改造成聯網機構已經20年了,現在該輪到以色列國防軍了。”
在加沙巷戰中,依托數字化技術的幫助,以軍各兵種的協同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以軍宣稱,地面部隊可以隨時呼叫F-15I戰鬥機或AH-64D武裝直升機,向距進攻陣地僅100米遠的目標發動襲擊,這種打擊精度在從前根本不可想像。正如一名參戰的以軍士兵所說:“空軍幫我們解決掉70%的事情,剩下的基本是打掃戰場。”
以方的謀略配合也令人印象深刻。在“鑄鉛行動”中,軍隊與政府實現了充分的信息共享,部隊每天向耶路撒冷送交的音像資料和衛星圖像數以千計,使不太懂軍事的官員們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據報道,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的電腦可以連接上前線營級指揮官的座車,對戰局的把握比2006年黎以戰爭時有了巨大提高。
仍難擺脫歷史怪圈
不過,以軍的表現仍非完美無瑕。與以往幾次中東戰爭不同,以色列的敵人正越來越多地以非政府武裝的形式出現,其戰鬥力又超出警察所能應付的範圍,身經百戰的以色列國防軍於是不得不“警察化”,將更多的精力花在不對稱作戰上。
以軍退役准將阿隆.阿亞德指出,如果部隊過多參與維持治安性質的作戰,那麼諸如高性能坦克、火炮和導彈的研製和裝備將受制約,大兵團作戰的經驗也將被遺忘,因此決不能被這次勝利衝昏頭腦。
事實上,巴以衝突不可能完全用軍事手段解決。哈馬斯被實施了“外科手術”,但組織仍在,與外界的聯繫也未被切斷;況且,哈馬斯一直堅持抵抗,比法塔赫更能贏得民心。因此,以色列軍事機器恐怕還是走不出“贏得了一時,贏不了一世”的歷史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