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王小默在武漢一所高校任教,自從有了手機大年三十早上總要將兩塊電池充滿電。她說,過去,親戚朋友間得挨家挨戶走動,花整整一天也許只為給一個親戚拜年;有了電話,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電話鈴聲不斷,親戚朋友間在電話中互相說些祝福的話;買了手機,每年收發拜年短信上百條,一塊電池根本不够用。
網絡對年俗的改變更大。在網絡上,你可以虛擬包餃子、虛擬放鞭炮,可以視頻拜年,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博客拜年,通過視頻看到對方的神情,互道一聲“珍重”。每年春節在加拿大溫哥華留學的陳婉不必再趕回家,只需給家裡掛個視頻電話,就可以讓爸爸媽媽聽到她的聲音,看到她給自己做的春節大餐以及剛剛收拾一新的宿舍。
新舊年俗都承載美好心願
從體現濃濃“年味”的舊年俗到體現快餐文化的新年俗,年輕人從容面對,年長的老人還沉浸在懷念之中。34歲的吳迪說:“只要過得幸福、舒服,何必拘泥過去的老一套”。而他的已是耄耋之年的爺爺總會提前好幾天開始準備年夜飯,一定要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個團圓飯,掃塵、放鞭、守歲樣樣都照老規矩辦。
面對新舊衝突,馮天瑜教授解釋,年俗指的是人們行為方式中約定俗成的做法,是一種行為文化。影響它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新的生活方式自然會產生新的年俗習慣,但是無論新舊都寄托了人們的美好願望、體現了過節的文化氣氛。
他認為,春節新舊年俗的嬗變原因還是因為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家庭越來越小型化,過去多是大家庭,兄弟姐妹、祖孫幾代組成了一個家庭“社會”,年俗的發生有了根基,現在多是三口之家,家庭“社會”萎縮,舊年俗的發生沒有了場合,自然會慢慢淡出。
馮教授說,農耕時代的舊年俗體現了家的溫暖,現代社會一方面是“天涯若比鄰”,另一方面卻是“比鄰若天涯”,與其說是懷念單個舊年俗,不如說是懷念舊時那種溫暖的感覺。但是有些東西隨著時代會自然淘汰,生活方式變了,要強求留住某種生活方式也沒有必要,我們應該因勢利導,建立健康、積極的新年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