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春節易名無助民族自豪 何必瞎折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6 09:25:53  


  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澳門日報今天社論說,今天是傳統的農曆春節。新春佳節,人潮湧動,歸家團圓,已成為炎黃子孫浸入血液的社會習俗和文化傳統,根深蒂固。然而,湖南學者黃守愚日前建議稱,“春節”應改為“元旦”;並提出將西曆“元旦節”改名為“洋旦節”,認為這才是尊重傳統文化。此言一出,即引來眾多網民的批評,認為毫無必要如此“瞎折騰”。

  黃守愚認為,“元旦”作為夏曆正月初一的代稱,從漢武帝時沿用到辛亥革命後,歷史悠久,但被袁世凱改名為“春節”後就喪失其歲時意義與文化意義等。為此他大聲疾呼:“當下,為除舊佈新,還原傳統歲時文化意義,恢復正月初一稱作元旦的傳統,並將西洋曆法中的一月一日改稱洋旦節,固本培元以滿足社會民的祈福的文化心理,復興華夏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優越感,凝聚海內外華夏兒女之心,以求中國早日再次崛起於世界。”

  據有關考證,確是在辛亥革命後改用“元旦”稱呼西曆的一月一日。但這一決定並非袁世凱作出,也非在一九一四年(即民國三年)。而是中華民國剛成立時,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西曆,將農曆的正月初一稱為“春節”,西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並未正式公佈和命名。一九一二年,民國政府正式決定使用西曆,並規定陽曆(西曆)一月一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目前所說的“元旦”,出自新中國成立前夕的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西元紀年法”。為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會議決定,將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曆一月一日則定為“元旦”。

  社論指,將漢武帝時期的“元旦”稱為春節,其歲時意義與文化意義並無改變。春節仍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佳節。除夕和正月初一,被稱為陰曆年,俗稱“過年”。春節,在民間則是指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立春前後這段時間。因此,將古時的“元旦”,即一年的第一天,改稱為“春天的節日”,在歲時層面上顯然更為準確和貼切。

  所謂“民俗”,往往都是約定俗成,並非是誰想改就能改的。在民間,“春節”早已被廣大民所認可,並已成為中國文化傳統的一部分,由漢武帝時期“元旦”承載的文化意義,也已由“春節”接收,而“元旦”又承載了新的文化意義,如果突然再改來改去,還弄出個甚麼“洋旦節”,民反而會不適應。以端午節為例。據稱當年聞一多曾考證,端午本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其起源遠在屈原之前。六朝以來,因為這一天恰是屈原投江殉國之日,人們才逐漸將其與紀念屈原聯繫起來。但端午節卻因屈原而歷久彌新,而聞一多也沒有因此呼籲“還端午節本來面目”,將端午節“去屈原化”。

  而社會現實是,“元旦”不僅在中國、更在華人世界成為陽曆新年的通稱,而“春節”則是正月初一的文化符號,也蘊含了年的所有民俗內涵。不僅如此,在過農曆年的東南亞文化圈,如越南、韓國等,也通用“春節”。在此情勢下,將“春節”更名為“元旦”是畫蛇添足、弄巧成拙的摺騰。春節期間,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以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可見,春節的文化意義,非但沒有因把“元旦”改為“春節”而有所喪失,反而使春節的內涵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民族特色。

  社論認為,節日就是生活習慣沉澱成為文化傳統。事隨人變,大家怎麼過節,節日就成什麼樣子,人們都將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也已然成為新的“傳統”。自漢武帝時期開始的“元旦”是一個傳統,而從辛亥革命時期開始,“春節”也就成為新的傳統。這只是一種文化變異或更新而已,只在於民是否接受和習慣,以及節日是否熱鬧和繁盛。弘揚傳統的最佳方式,決非終日刻板地對祖宗的遺物行三叩九拜之禮。

  更重要的是,傳承文明決不等於恢復過去,倘僅因為“春節”曾稱為“元旦”而簡單恢復,無異於對歷史大浪淘沙的價值否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