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共同點多於分歧點。中法都主張世界多極化,用多邊主義應對全球面臨的挑戰;兩國都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有著相同或近似的立場,彼此可進行協調與合作。
經濟上,兩國是重要的經濟技術合作夥伴。雖然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中法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有所增多,但互補性仍是主要的。中國需要法國的先進設備、技術和管理經驗,法國需要中國不斷擴大的市場和物美價廉的商品。雙方還可利用各自的優勢進行合作,共同進行研發或在第三國開拓市場,取得雙贏。特別是在應對70 年來最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問題上,雙方急需加強合作與協調。
文化上,中法都是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古國。雙方都主張文化的多樣性,通過不同文明的對話與交流,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各自的貢獻。
上述共同點是雙方多年來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也是推動兩國關係繼續發展潛在的力量源泉,雙方應倍加珍惜。
超越意識形態偏見才能解決問題
當然,兩國社會制度、文化背景、發展水準不同,相互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是完全正常的。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一些往事:1968年,正處在中國“文革”和法國“五月運動”風口浪尖的中法關係,十分緊張。戴高樂將軍在此困難時刻,對我駐法使館臨時代辦說:中法兩國間不存在任何困難和障礙,不管輿論界如何分析和評論中國內部事務,甚至反對中國,這都不能改變法國在各方面同中國進行良好合作的政策;1973年,毛澤東主席對來訪的蓬皮杜總統說:中法沒有什麼隔閡,不要相互戒備,也不要相互提高警惕。這兩位偉人以戰略家的寬廣胸懷和高屋建瓴偉大氣魄為中法友好合作展示了廣闊的前景。
我認為,只要超越意識形態的偏見,真正從戰略高度和長遠眼光來處理兩國關係中出現的困難,照顧雙方的重大關切,排除干擾,雙邊關係中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得到妥善解決。上世紀90年代初兩國關係所出現的嚴重困難最終就是按照上述精神得到妥善解決的。
當前,中法關係進入繼往開來的關鍵階段。“解鈴還需繫鈴人”,現在的關鍵是,法方應正視中方的關切,採取切實措施來彌補給兩國關係造成的損害,消除負面影響,增強政治互信,與中方一道共建中法友好合作關係下一個45年新的輝煌。 |